[分享]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

时间: 2020-07-31 21:03 阅读:

杭州的饮用水,目前主要依赖于钱塘江水源,不仅来源单一,且地处于流域下游。饮用水源水质,成为制约杭州城市生活品质进一步提升的一大瓶颈。
 
千岛湖配水工程,全称“杭州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堪称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从淳安千岛湖到杭州,建一条113公里长的人工“地下暗河”,引洁净安全的千岛湖水一路东进,途经建徳、桐庐、富阳等地,到达余杭闲林水库,最终进入杭州千家万户。
 
从2014年12月24日工程开工开始,杭州人就对“喝上千岛湖水”翘首以盼。
 
涌金君从2018年千岛湖配水工程攻坚推进会上了解到,截至今年7月25日,工程已累计完成隧洞开挖超107公里。也就是说,仅剩大约5公里,这条“地下暗河”就将全线打通。下一步,工程将全面进入隧洞衬砌阶段。


意义.webp.jpg

洞内开挖

杭州市民“喝上千岛湖水”的日子越来越近了。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_1
进入冲刺阶段:开挖只剩最后5公里

展开千岛湖配水工程的示意图,工程取水口位于从淳安县金竹牌村,通过穿越淳安、建德、桐庐、富阳、余杭的输水隧洞,将水引到杭州余杭区的闲林水库,送进杭州。

同时在输水线路上,还设置分水口,向建德、桐庐、富阳等部分区域供水。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_2
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水工程示意图

配水工程全线长约113公里,隧洞直径6.7米,可以同时通过3辆小汽车,也是一条全线封闭的“地下水动脉”,密封性非常好,不会有任何的污染,真正实现“大自然的搬运工”的功能。
 
不像南水北调工程那样需要大量水泵站,配水工程的输水线几乎与钱塘江流域平行,利用地势,千岛湖水无需外加压力就可以通过隧洞,自流到闲林水库。能极大节约费用成本。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_3
埋管施工

从2014年底开工以来,工程以分标段的形式,多点开花、如火如荼地进行建设。
 
2018年的年度工程计划为:实现隧洞全线洞通、完成隧洞衬砌50公里、投资22亿元。
 
“工程进入冲刺、决胜阶段。”负责工程建设的杭州市千岛湖原水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云龙告诉涌金君:截至今年7月25日,已累计完成隧洞开挖超107公里,完成总进度的95%;隧洞衬砌(含埋管)47公里,占总进度的42%。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_4
洞内合照

动作最快的是桐庐段,2018年1月18日率先实现全线洞通,5月31日实现首个标段衬砌完成。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_5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_6进水口围堰施工俯视图

位于淳安县金竹牌村的工程进水口,建成后在千岛湖水平面下30米左右,现在已完成了20多米的下挖。


出水口围堰施工俯视图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_7
闲林水库取水口配水井施工

取水口在闲林水库,配水井像一只“大碗”放在闲林水库中央。这只“大碗”底部直径为50米,顶部直径120米,深35米,一头连着隧洞,用来引入千岛湖水;另一个接口则连着江南和江北两条支线——用来把水运输到千家万户的水管中。目前,配水井已完成混凝土浇筑总量的91.7%。
 
配水工程总工程师朱奚冰告诉涌金君,工程最难的就是在喀斯特溶岩石地区,一旦开挖遇到溶洞、暗河,就容易发生涌水、涌泥等安全风险,直接影响工程推进,“我们已经处理过五六个比较大的溶腔”。


杭州人“喝上千岛湖水”的日子
越来越近了

杭州饮用水源水质,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属较差。全国39个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已有30个以水质更优的水库或地下水为水源地,占总数的77%。浙江11个地级市中,有9个以水库为供水水源地,水源水质普遍优于杭州。
 
杭州饮用水目前主要依赖于钱塘江水源,不仅来源单一,且地处于流域下游,必须承受上游四万平方公里流域内的水环境压力。加之钱塘江每年无法避免的咸潮与涌潮造成的污染物上溯,都对城市饮用水源安全构成极大的现实威胁。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_8
余杭段取水口配水井大坝浇筑

近年来,各级政府投入巨资治理钱塘江流域水环境,取得显著成效,但水源地单一的瓶颈依然没有突破。比如2013年,杭州多次发生自来水异味事件。
 
千岛湖配水工程,堪称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单体隧洞距离最长、投资最多。
 
作为长三角地区战略备用水源的千岛湖,具有一级地表饮用水的独特优势。而且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工程条件、环境影响等因素,千岛湖是杭州第二水源的最佳甚至唯一的选择。
 
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距隧道打通仅剩最后5公里_9
工人

如此大的供水量,千岛湖的水源能承受吗?千岛湖有将近600平方公里的湖面,总库容178亿立方,调节性能好。这么多年它的自然生态早已形成,平均年流入水库的水110亿立方米左右,流出的水量也差不多。因此,千岛湖配水工程实施对于千岛湖而言,只是换了一个下泄通道而已。

也就是说,原来通过新安江电站下泄到自然河道的水,其中一部分通过输水隧洞流出,千岛湖还是维持一个动态平衡的状态。而且,工程设计的引入水源是每年9.78亿立方米,相当于十分之一还不到,对比国内同类型引配水工程比例也不算高。所以,千岛湖配水工程实施后,新安江电站会相应调整运行调度方式,千岛湖的水位会维持现状。
 

新安江引水这个想法很多年了

其实,早在上世纪70年代,浙江省便针对向新安江、富春江引水等问题进行过相关研究,并提出浙北引水设想。
 
1997年年底,由浙江省水利厅牵头,一份名为《浙江省新安江水库引水工程调研报告》出台,并在此后完成相关规划和项目建议书。但因对水资源的利用存在不同的观点,方案暂缓。


 
2003年,作为江南水乡的杭州、嘉兴一度面临“水乡缺水”的窘境,引水计划被再次提出。
 
至2004年,浙江省水利厅还专门对千岛湖引水方案作出过讨论。根据当时设想,千岛湖水将通过隧洞,直接跨越桐庐、富阳,引水至杭州闲林地区,再一分为二:一路通向东北方向的杭州、嘉兴;另一路转向东南,跨越钱塘江至杭州萧山、滨江区。
 
全国政协委员、原浙江省水利厅副厅长黄建中向媒体记者回忆当年设计的具体方案内容时曾表示,按照当时计划的取水量,不会对发电、环境产生巨大影响。

同时,按照当时的方案,取水工程并不仅仅针对杭州,还涉及同样缺水的嘉兴,甚至考虑为上海供水。但该方案最终未进入项目编制阶段。
 
2011年6月4日、5日新安江和东苕溪相继发生水污染事件,引发桐庐、富阳等地停水,杭城供水水源地受到严重威胁,发生居民抢购矿泉水的情况,给杭州市供水公共安全敲响警钟,也成为了工程推进的契机。
 
2014年12月24日时任省委书记夏宝龙赴首批开工段施工现场调研,作出指示,宣布这项关系近千万人民饮水安全、健康及钱塘江水资源科学配置的重大民生工作,正式开工!
 
千岛湖配水工程被列入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也是省“五水共治”十大枢纽重点项目。

今后杭州将形成以千岛湖为主,钱塘江、东苕溪为辅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切实提高杭州城市供水安全保障、改善饮用水品质。成为杭州建设“两美”浙江、“打造东方品质之城、建设幸福和谐杭州”的重要举措。
 
如今,千岛湖配水工程进入冲刺阶段,杭州市民“喝上千岛湖水”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来源: 涌金楼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