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水利基础设施薄弱 农田无水可用
摘要: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加大,先后完成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然而,分布广泛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仍是抗旱“短板”。在不少农村地区,原本承灌溉功能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明显保障不力。
湖北某农田一角
近年来,国家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加大,先后完成了一批骨干水利工程。然而,分布广泛的农村小型水利设施仍是抗旱“短板”:尤其是今年入夏以来,南方地区普遍干旱,在不少农村地区,原本承担人畜饮水、灌溉功能的小型水利基础设施,明显保障不力。
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无水可用。以湖北省宜城市为例:这里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水平在襄阳市,甚至在湖北省都应该是名列前茅,但也面临很多问题。这里大部分农田基础设施都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运行时间长,大都淤泥齐腰,防洪蓄水能力大不如前。近期由于干旱少雨,全市不仅大二型水库蓄水库容不足,其中7座除险加固的水库处于低水位,而且15座小(二)型水库干涸,60%以上堰塘见底。
据当地干部介绍:由于农村水利历史欠账太多,基础设施太薄弱、太缺乏,从而造成“丰水时节留不住水,枯水时节没水用。”前两年,宜城市曾对全市农村部分水利设施进行了整修,但整修“面”尚小,难以解决根本问题。郑集镇一位副书记说:“现在的渠道越来越短,水库、堰塘越来越浅,抽水管是越来越长。过去,三道河水库的水顺着主次干渠就能自流到灌区大部分农田,现在,有几个村抽水都困难”。
没资金,缺管护,“小农水”难以发挥作用。据了解,现在小型水利设施建管首先难在资金筹措上。近年来,虽然中央和省级政府每年都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水利建设,但主要用于大江大河的治理,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管理国家层面的资金支持力度较小。同时,小型水利设施建设涉及水利、财政等多个部门,少有的一些水利工程项目资金被分散到多个部门,由其各自支配项目资金,缺乏统筹调配,不能发挥最大效益。另外,2004年取消农业税后,曾经对农田水利建设发挥巨大作用的“两工”(义务工和积累工)制度也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加之近年来农村外出就业人员的不断增加,“以工代筹”、“以工代资”等方式也越来越难以落实。
小型水利设施要真正发挥作用,管理、维护很关键。但调查发现:目前小型水利设施项目大多由镇、村管理,资金、人员难以保障。一些地方在开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时,小型水利设施由于产权改革不规范,建设和管护责任主体不清,工程的“建、管、用”脱节,也给维护管理带来了难度。还有一些小型水库、当家塘被租赁、承包或拍卖后,承包者只享利益不尽义务,只管经营不管治理,背离了水改初衷。
补齐“短板”才能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小型水利设施规模小、数量多、分布广,既关系到农业命运,也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很多基层干部群众认为,持续发生的旱情,充分暴露了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务之急,就是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尽快补齐“短板”。为此建议:中央和省级财政要逐步增加对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的资金投入;地方政府对水利建设管理的投入应与地方财政收入的增幅同步。应鼓励各类社会资金和农民群众以合作制、股份制等多种形式参与农村小型水利建设。同时,应切实改变当前小型水利设施建管用分离、所有权模糊、管理权缺位、使用权混乱的局面,探索制定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适应农业农村发展形势变化的建管护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产权制度改革,明确产权主体,筹措管护资金,使小型水利设施步入“平时有人管,损毁有人修、更新有能力”的良性发展轨道。
来源:黄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