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青海省年共落实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投资4.51亿元
“真没有想到我在山沟里生活了一辈子,甘甜的自来水能通进自家院子里,党的政策实话好呀!”。近日,家住民和县隆治乡张家台村的李发林老人看到院子中水龙头里喷涌而出的水流,高兴得合不拢嘴。
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水资源总量为629万立方米,人均1.1万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5倍多。每年向下游省区输送近60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资源;长江水量的2%、黄河水量的33.1%、澜沧江水量的14.7%、黑河水量的60%都出自于青海,是名符其实的“中华水塔”。而青海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0.3%,但发源于青海的三大江河却养育了中国50%以上的人口,三江流域创造了65%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对推动流域经济繁荣发展、保障国家农业安全、促进民族团结与社会稳定等,起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据了解,目前青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水平还很低,推进水利改革发展任务十分艰巨。在青海发展基础较好、人口相对集中的东部湟水流域、西部柴达木盆地,水资源严重匮乏,资源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目前,全省还有128万人存在饮水安全问题,有75座病险水库还存在着严重隐患。“十二五”期间,青海省确定了着力建设“六大重点水利工程”,基本建成与“四区两带一线”经济社会发展布局相适应的水利基础设施,努力走出一条青海特点高原特色水利发展之路的奋斗目标。建设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和发展全局的水利工程,对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安全水平意义重大。
坚持统筹规划、大小并举。青海省委、省政府迅速掀起水利建设的新高潮,将全面推进引大济湟、黄河沿岸水利综合开发、湟水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水源及地下水开发利用、东部城市群水利保障、浅山干旱地区水利综合开发等六项重大水利工程。正在加紧谋划的“引江济柴”等重大水利工程,将形成青海省现代水利工程体系的骨干结构,这些重大工程将从根本上解决区域资源性、工程型缺水等问题。
目前,青海省在基本搞清全省水资源状况的基础上,编制了“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下一步在论证全省水利发展战略规划、编制水中长期供求规划等新的规划时,要从青海特殊自然地理和水资源赋存条件出发,进一步加强对地表水特别是地下水资源的勘查,把水资源状况全面摸清搞准,为优化水资源配置奠定坚实基础。结合“四区两带一线”农牧业发展布局,在水土资源条件较好的黄河沿岸地区,利用黄河上已建和在建的水电站水库,建成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水库灌溉工程。
将着力解决因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提高、新农村建设、生态移民、抗震安居移民等新增饮水不安全问题。同时,还将进一步开展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在确保流域水生态环境安全,适度建设小水电代燃料生态保护工程,扎实推进水电增效扩容工程和电气化县建设。此外还将建成玉树结古镇巴塘河和扎西科河堤防工程,重建因灾受损的供水、灌溉、水文和水保等基础设施。确保水利服务民生的全面增强。
据介绍,青海省将争取用10年时间,使湟水流域、黄河谷地、柴达木盆地、海南台地四大灌区的用水效益和效率显著提高,彻底扭转这一区域靠天吃饭的局面。
“青海要牢固树立"大投入、大水利、大发展"的理念,把水利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把支持发展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突出加强重大综合水利工程、农田水利、饮水安全、防汛抗旱等薄弱环节建设,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努力走出一条具有青海特点的水利科学发展之路,为推进"四个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提供有力支持。”9月26日,在青海省委水利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强卫说。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青海新增供水能力6亿立方米以上,将全面解决农牧区128万人饮水安全;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200万亩;基本完成中小河流治理和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重要城镇达到国家规定的防洪标准;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000平方公里。力争5到10年形成以水促发展、以水惠民生、以水保生态的“大水利”格局,从而根本上扭转青海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