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质量控制]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混凝土是重要的工程材料,是以水泥等胶凝材料、砂、石、外加剂和水及其它外加材料混合而形成的一种人造石材。混凝土质量控制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另一方面是规范施工,按照要求养护。
(一)混凝土质量控制存在的问题
(1)忽视混凝土技术
混凝土是用最简单的工艺制作的最复杂的体系,有些观念错误地认为混凝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就是简单的将水泥、砂、石加上水拌合一下就行了,不需要什么技术。从表面上看,混凝土的确是由水泥、砂、石和水再加上一定的矿物掺合料及外加剂搅拌而成,但混凝土所用的原材料质量和性质、不同的配合比设计参数、不同的工程部位、不同的环境气候因素均对混凝土硬化后的性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这就混凝土在生产、施工、硬化过程的复杂性,具有与具体使用条件相应的技术性。因此,应重视混凝土技术。
(2)混凝土质量责任不明
混凝土原材料进场控制、生产控制、出厂检验责任不明,施工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能严格按照规范组织施工,施工队伍不讲职业道德,野蛮施工,使得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达不到标准要求。部分施工方法落后与现代混凝土性能不相适应,不能根据混凝土性能特点及机构特点,运用正确的方法、及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施工单位片面追求施工速度、模板周转率,过早拆模,养护不合理,使得混凝土结构质量达不到标准。高质量的混凝土质量控制,需要混凝土供应商重视原材料进场检测、配合比设计、生产过程控制以及混凝土出厂检验等各个环节,施工单位严格控制混凝土收货检验、规范浇筑、振捣、收面、养护等工序。混凝土质量控制要具体到各个环节,各个参与部分,具体到人,每一个环节都对混凝土工程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3)混凝土质量检测滞后
混凝土质量检测评定滞后,基本属于“死后验尸”。混凝土现场检测主要是检测坍落度,现场试件取样、制作不规范,有时让搅拌站代做检验试块。这样的质量控制体系不仅对商品混凝土质量的评定是滞后的,而且一旦出现质量问题,难以定责。应规范现场取样,制作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试件,并在规定的龄期进行抗压强度和其他相关耐久性指标检测。当对结构、部位或工程进行验收,或者对结构强度有异议时(试件不具代表性)先使用回弹法平行对比判断,仍由疑问时,用钻芯法进行校核或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评定。
(4)强度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混凝土强度检验普遍采用回弹法,该方法是依据混凝土结构表面硬度推算混凝土实体强度。混凝土矿物掺合料的使用使得混凝土强度滞后,表面硬度降低,再加上因矿物掺合料造成的对碳化深度的误判,是回弹法检测强度的误差偏大,回弹法测定的强度值低于取芯的抗压强度值。虽然钻芯强度更接近工程实际,但钻芯取样也有它的局限性,原因是试验芯样处理复杂,容易引起试件商品混凝土扰动引起累积损伤,对于较为脆性的高强商品混凝土更为明显。同时,取芯钻孔也对混凝土工程结构损坏很大,影响其安全性。施工单位的不规范施工使得混凝土结构中的外观缺陷却较为严重(蜂窝、麻面、砂线等),凡是在这些部位钻取的芯样抗压强度都不满足设计要求。
(二)如何进行混凝土质量控制
原材料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前提,要加强原材料质量的把关,加强原材料的储存和管理。原材料安排专人管理,责任落实到位,一旦出现问题,马上找到责任人和问题原因,便于问题的处理。
(1)重视水泥质量的稳定性
水泥质量的稳定性是混凝土质量稳定性的重要保障,首先,在配合比和原材料一定的情况下,水泥强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混凝土强度,其稳定性也相应引起混凝土质量波动。其次,与外加剂相容性良好,且稳定的水泥,便于混凝土用水量控制,生产中不至于出现用水量陡然增大,有时即使多加10~20kg/m3水,依然不能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要求,严重影响混凝土的新拌与硬化后的性能。选择水泥时,应选择大厂质量性能稳定,与外加剂相容性好的水泥,哪怕强度稍微低一点。
(2)重视骨料品质
砂石骨料在混凝土体系中起骨架作用,骨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目前全国许多地区在环保压力下,骨料的资源短缺,已经无砂石骨料可用,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具体表现在砂石骨料含泥量高、粒形差,配级不良即增加水泥用量,造成经济性差,也影响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影响耐久性。尤其表现在含泥量高、级配不好,碎石针片状颗粒含量,通常针片状含量控制在10%以内,若含量过高,则会影响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传统观念认为,混凝土所使用的石子粒径越大,强度就会越高,经过试验证明,这个观点是错误的。石子粒径越大,商品混凝土的强度和渗透性反而会降低。C25以下的混凝土强度是由所使用的砂浆强度决定的,C25~C40的混凝土强度则受石子强度和砂浆强度共同影响,C50以上的混凝土强度取决于混凝土界面粘结强度和粗骨料本身强度。
(3)严格控制用水量
严格依照设计配合比的用水量进行生产,确定生产过程中用水量的浮动范围,当用水量超出规定的范围时,应查找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很多搅拌站不重视用水量的控制,造成混凝土用水量偏离设计配合比波动在10~20kg/m3,甚至更大,对混凝土性能的产生不可忽视的影。
(4)外加剂的控制
外加剂已经成为混凝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在选用外加剂时,要综合考虑到其减水率、保水性和保塑性。在对外加剂的常规指标进行严格检验的同时,还要考虑到其稳健性,用水量改变±5kg/m3左右混凝土拌合物状态不发生明显变化。
(5)重视混凝土掺合料用量
混凝土掺合料的用量应根据工程部位,环境气温变化特点,矿物掺合料自身的质量及性能特点确定,不能随意调整用量。满足混凝土的和易性、凝结时间和强度要求,进行试验确定矿物掺合料的掺量。
(6)重视环境条件变化
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各项性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配制和生产混凝土时,必须考虑混凝土浇注时环境温度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配合比。例如,在降温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尤其是外加剂掺量),否则有可能酿成事故。
(7)严格生产过程控制
在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要加强计量精度的控制,定期进行计量动(静)校验,确保精度值;根据搅拌效果、坍落度大小、运输时间等具体情况来确定合理的搅拌时间;加强过程检测,随机取样抽检,若出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合格品严禁出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