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温香彩委员:建立施工期环境监理 治理制度工程污染
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温香彩
“开工前有环评审批,建成后有环保设施竣工验收,而建设过程中却没有监管。”全国政协委员、民革北京市委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温香彩说,这样即便有些污染型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不规范,环保验收时也难于核实。
温香彩说,1995年,黄河小浪底工程中首先引入了环境监理管理模式,率先在我国建设项目中开展环境监理工作。2002年,原国家环保总局、铁道部等部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国家重点工程开展工程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确定了13个国家重点工程进行环境监理试点。
但是,由于国家层面法规尚未出台,管理制度和相关技术规范尚未建立,导致有些污染型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建设不到位、不规范,比如垃圾填埋场防渗层、防渗膜是否符合要求,环保验收时难于核实。有些废气处理设施管道不规范,造成气流不均而难于准确监测排放情况,有些污水处理设施管道埋设不规范而无法测定流量等等。
“对于交通、铁路、水利等生态型建设项目,施工面大,施工期长,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开始于勘探、选线阶段,重点发生于施工建设期,等到工程竣工验收时,许多生态破坏早已发生,尤其是对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湿地、珍稀动植物及其栖息地、自然景观的环境破坏已不可逆转。”温香彩说。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也明确提出,要建立建设项目全过程环境监管制度,全面提高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水平。
据此,温香彩建议,尽快出台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法律法规,为环境监理工作提供政策依据。
来源:和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