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西平铁路被指强施工 泾州古城危在旦夕
西平铁路“拦腰斩断”泾州古城
近日,接到群众举报,称在建的西(安)平(凉)铁路强行施工,致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境内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泾州古城遗址遭到严重破坏,当地文物保护部门和群众多次反对,但均无果。
4月中旬,记者来到西平铁路施工现场,远远看去,泾州古城遗址上,高约十几米的古城墙墙体已被“拦腰斩断”,机械作业的痕迹犹存,断壁残桓十分醒目;施工场面热火朝天,在隆隆的机械作业声中,铁路路基雏型正在形成。
在路基将要通过的地面上,甘肃省考古部门有计划地组织村民挖开了4个坑口,各坑口相距十几米,面积都在二三十平米,深约四五米,有的已挖完,有的正在开挖。当地文物专家称,已开挖的4个坑内“坑坑有文物”,或是沉积深厚的“历代古文化层”,包括汉代瓦片、唐宋时代的古井群、宋代的院落遗址等。在已挖完的坑口上,铁路施工方正用机械回填(填土覆盖)。
泾州古城核心区所在地--城关镇共池村村委会主任贾蛇元不满地说:“修铁路是好事,但要先把国家文物保护好。”
着急完工的国家重点项目--西平铁路
泾川县位于甘肃省东部,与陕西省毗邻。
西平铁路全长263.1公里,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项目,将连通宝(鸡)中(卫)铁路和在建的天(水)平(凉)铁路,把西安、宝鸡、天水、平凉等市连接起来,形成我国西部交通版图中重要的铁路运输骨架网,其重大意义不言而喻。
2008年7月,西平铁路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国家发改委正式审批,并于同年11月正式开工建设,由中铁一局西平铁路工程指挥部负责承建施工,至今已近5年。
陕甘两省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此项目都很重视、支持,工程进展较为顺利。其中,甘肃段线下隧道、桥涵、路基等主体工程均已完成90%以上,2012年3、4月线路铺架已进入泾川县境内。原铁道部和陕甘两省要求西平铁路于2012年年底全线铺通,2013年3月底开通运营。
目前,眼看着西平铁路不能如期铺通、运营,铁路业主和施工单位以及地方政府都很着急。
出土过“国宝”的泾州古城
泾州古城位于泾川县城关镇,东西宽约3公里,南北长为1.5公里,城内曾有大云寺、镇海寺等遗址。建国后,这里曾三次发现重要文物,包括被郭沫若鉴定为“国宝”级文物的14颗佛骨舍利。2003年7月5日,泾州古城被列为甘肃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标注的断代为“汉至元”。
今年1月,大云寺遗址东侧再次发现诸佛舍利并佛牙佛骨和陶罐、砖铭等240余件(组),均系北朝、隋唐窖藏。今年1月和3月,原文化部副部长、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赵超、北京大学教授龚鹏程,以及甘肃省文物局及其考古所、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多位专家学者先后亲临现场考察,认为这次发现属重大文物发现,建议申报国家文化遗产,建立国家级大遗址公园。
巧的是,今年年初,甘肃省申报的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获国务院正式批复,甘肃将借这个国家级平台,以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探索一条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科学发展新路子。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对上述重大考古发现十分重视,批示称:“可列入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一个重点,给予规划和利用。”
当古城遭遇铁路
高7米宽30米的西平铁路正好在泾州古城遗址上修筑,并将其一分为二。
2009年12月和2012年3月,国家文物局对“西平铁路通过泾州古城”两次作出意见,认为“直接穿越泾州古城,破坏了部分城墙,不利于遗址的整体保护,不同意该方案”,并建议“调整设计方案,将该工程项目移出泾州古城保护范围,另行选址建设”。
2012年3月和5月,泾川县文体广电局发现铁路仍在古城内施工,于是两次发出紧急通知,要求西平铁路泾川段建设项目部在古城保护范围内停止施工。
据当地知情人士介绍,当时,泾川县文物部门组织人员到现场阻止,在有省市文物部门和市县领导在场的情况下,和施工方发生强烈的对峙和争执。中铁一局西平铁路工程指挥部负责人则强调:泾川县文物部门无权发来“停工通知”,自己并未接到上级单位改线重修的通知。
中铁一局西平铁路工程指挥部在施工现场泾川县文物部门贴出的两个“紧急停工通知”布告旁,贴出了甘肃省文物部门2006年12月印发的函,该函称,“原则同意西平铁路通过泾州古城。”
对此,甘肃省文物局发文解释称:“2006年同意西平铁路在考古勘探等文物保护工作开展后可以通过泾州古城,但考古因故并未进行。2009年,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牵扯到工程建设审批权限收归国家文物局,对古城进行了考古调查后,西平铁路提出了建设方案,但国家文物局审核后未能通过。2010年,省文物局召开有关方面会议,要求西平铁路重新编制建设方案上报,但又一次未能通过国家文物局同意”。
2009年12月和2012年3月,国家文物局对“西平铁路通过泾州古城”两次作出意见,认为“直接穿越泾州古城,破坏了部分城墙,不利于遗址的整体保护,不同意该方案”,并建议“调整设计方案,将该工程项目移出泾州古城保护范围,另行选址建设”。
就上述问题,2012年6月泾川县向甘肃省重大项目办公室进行了汇报,请求国家、甘肃省文物部门及西平铁路有限公司,组织专家进行实地勘探,提出具体意见。铁路施工曾一度停止。
2013年1月16日,西平铁路迎来转机,国家文物局对甘肃省文物局作出了《关于西平铁路建设项目选线方案的批复》,该批复指出:“原则同意西平铁路建设项目选线方案和你局意见。”同时要求,“工程施工前,请你局组织专业考古研究单位对泾州古城范围内西平铁路拟占压区域进行全面的考古发掘。工程施工中,请你局指导专业考古研究单位派员进行全程监理,并落实各项文物保护措施,确保文物安全。”
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官员说,作为政府行政部门,理应支持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但文物也要保护,他目前陷入了两难的境地。
“若能够在两者之间找一个结合点,铁路重新规划,避开泾州古城核心区,将来古城遗址开发开放后,游客必然增多,铁路客运量也会增加。”这位官员表示,倘若这样,铁路和古城就达到了“双赢”的结果。
这位官员称,如果把泾州古城内这2公里长的铁路移至现在的高速公路南边,以桥墩高架通过,就可以将泾州古城完整地保留下来,且目前即可动工,今年10月就有望通车。但若按照国家文物局的批复,在2公里长、30米宽的路基下进行全面发掘考古,则可能需要数年之久。
来源:新浪新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