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框架楼变“砖混房” 石林村民质疑县建设局失职
设计图纸上的框架结构房在竣工验收后成了“砖混房”?这是石林鹿阜镇南门街十一社房主陈学凯所质疑问题,同时,他也怀疑县建设局有失职行为。
施工设计图纸上指明的框架结构房,竣工验收后,却被房主质疑为砖混房。这个事情发生在石林县鹿阜镇南门街十一社。“首先房屋施工工序有问题,会带来质量问题,同时也将影响使用安全。这样的房屋也能通过验收就是县建设局失职!”两年多来,房主陈学凯一直在向各种部门讨说法,却并没有得到一个满意答复。目前,他正准备尝试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
现场:竣工4年鲜有人住
日前,记者跟随陈学凯来到石林县鹿阜镇南门街十一社,看到村民们集资统一建盖的联排住宅整齐地排成一条线。奇怪的是这些2006年就竣工验收交付使用的小洋楼,居然有8成房子是空宅。“听说这房子有问题,还是等等看吧。”尽管对统建房提出质量质疑的只有陈学凯一家人,但其他大部分村民对时常掉墙灰的房子也感到很不踏实。
2004年石林县鹿阜镇南门街十一社在村民的宅基地上根据石林县东管会规划要求。集资统一建盖联排住宅,住宅设计为三层全框架结构,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2006年住宅施工完毕,并报石林县建设局质监站审查备案通过验收。也就在这时,陈学凯一家通过十一社组织的抽签,抽中了其中一套。
2008年5月攒够装修钱的陈学凯在拆除房屋部分墙体时,却发现了填充墙砖块镶嵌在框架柱和梁上。“这就说明这房子是先砌墙后浇灌,这还叫框架结构?”陈学凯急出了一身汗:“我花框架结构的钱却买了套砖混结构的楼,这价差都不说了,最关键的是,房子抗震设防烈度还能达到8级吗?”
在陈学凯的指引下,记者看到,拆除的墙体部分,填充墙确实嵌在了梁柱上。另外,毛坯房的屋顶有一定面积的水泥砂浆掉快,墙体砖缝也过大,有的墙体灰缝甚至大到能藏进小耗子。
质疑:框架房变成砖混房?
经过多方咨询,陈学凯对自家房屋的结构越来越怀疑,于是他找来了大量建筑方面的书籍。“从10个多月的查阅情况来看,没有一本教科书、参考资料认同全框架结构房屋的施工顺序是先砌填充墙后浇灌框架的。而正确的施工方式是,先浇灌框架然后再砌填充墙。”陈学凯认为,按照砖混结构施工法建盖的房屋,其结构形式就算没有完全改变,但在使用安全上可能会存在安全隐患,或者使用缺陷。
2009年4月10日,陈学凯向石林县建设局就房屋质量问题提交了书面投诉。而在县建设局给出的书面调查报告中,让陈学凯最不认同的是,报告中提到:该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采取先砌筑框架填充墙后浇框架梁板的方法进行施工,这一施工方案得到工程监理方的认可并同意,工程建设的各责任主体单位对主体结构的质量情况做出了验收确认,最终,各责任主体单位对该工程给予了竣工验收。“既然施工当时就发现工序有问题,为什么最后还能验收合格,谁能保证反工序施工的房子就能达到设计的抗震指标?”陈学凯表示,在整个工程中肩负最终监管职能的石林县县建设局失职了,“验收合格的公章盖得太轻率了。”
建设局:房屋结构并未改变
对陈学凯的质疑,石林县建设局给出的答复是:“房屋结构仍然是框架结构,并未发生改变。”石林县建设局质监站站长陈云华表示,框架结构和砖混结构的根本区别在于,框架结构是梁承重,而砖混结构是墙体承重。所以尽管该工程在施工时为赶工期,实施了先砌墙后浇灌的方式施工,但最终没有改变房屋的结构。
房屋设计方石林县规划建筑设计室主任丁卫平表示,对于框架结构的房子究竟应该先砌墙还是先浇灌,国家相关规定中并没有明确。只是在最新的施工规范中建议适宜先浇灌后砌墙,而在更早一些版本的规范中也提到,先砌墙后浇灌可以避免框架结构房屋中通常出现的梁与墙之间的水平缝。“对于陈学凯的质疑,建议他找专业的鉴定机构做一次鉴定。”
“我们曾经协调过,施工方曾表示愿意将陈学凯家的墙全部按照先浇灌后砌墙的程序返工,或者向陈学凯全价购买其住房。可是陈学凯都不愿意接受。”陈云华说,除了建议他做专业鉴定之外,还有一个最简单的试验方法,就是将房屋所有的墙面拆除,按照房屋的货载重量,在屋顶加重,看看房屋是否会产生变化,而陈学凯却将所有建议否定。
来源:昆明信息港(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