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环境部要求坚决避免以环保为借口紧急停工,对不作为严肃问责
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8月31日,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刘友宾引见,蓝天捍卫战强化督查从本轮次起,将汾渭平原11个城市归入范文,全面展开督查。8月20日至25日,90个督查组共检查4416个企业(点位),发现各类涉气环境问题598个,占全部问题数的57.7%。
刘友宾引见,汾渭平原的11个城市包括山西省吕梁、晋中、临汾、运城市,河南省洛阳、三门峡市,陕西省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市以及杨凌示范区。从督查状况看,该地域的涉气环境问题呈现出问题突出、类型多样的特征,主要存在“散乱污”企业整治不彻底、应淘汰的燃煤锅炉未撤除、工业企业未装置污染防治设备、污染防治设备不正常运转等突出问题。
此前在督查中,呈现过不少企业在督查组抵达之前就“紧急停工”的现象。如何防止以环保为借口的紧急停工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生态环境部引见,8月30日,该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范畴“放管服”变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开展的指导意见》。《意见》强调,各地在生态环境维护督察执法中,严厉制止“一概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防止以生态环境维护为借口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
《意见》请求,关于契合生态环境维护请求的企业,不得采取集中停产整治措施。对工程施工、生活效劳业、养殖业、特征产业、工业园区以及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和范畴,各地要出台细化避免“一刀切”的有效措施,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告。对生态环境维护督察执法中发现的问题,各地应按请求制定可行的整改计划,增强政策配套,依据详细问题明白整改阶段目的,制止层层加码,防止级级提速。同时,各地还要增强对生态环境维护“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坚决遏制假借生态环境维护督察等名义展开违法违规活动,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现一同、查处一同,严肃问责。
生态环境部文件
环规财〔2018〕86号
关于生态环境范畴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变革,推进经济高质量开展的指导意见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维护厅(局),新疆消费建立兵团环境维护局:
为进一步深化生态环境范畴“放管服”变革,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开展和生态环境高程度维护,不时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妙生活需求和漂亮生态环境需求,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请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征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肉体,深化贯彻习近平生态文化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变革部署请求,坚持稳中求进,坚持统筹统筹,以加快审批制度变革、强化环境监管执法、优化生态环境公共效劳为重点,以推进环保产业开展为抓手,以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为保证,深化生态环境范畴“放管服”变革,充沛释放开展生机,激起有效投资空间,发明公平营商环境,引导稳定市场预期,完成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经济高质量开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根本准绳。
坚持问题导向。以处理影响经济高质量开展突出问题为导向,强化生态环境政策措施对促进产业晋级、优化营商环境的正向拉动作用。
坚持变革引领。充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议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推进生态环境范畴简政放权,不时激起市场主体生机和社会发明力。
坚持分类施策。充沛思索不同地域、不同范畴、不同行业的差别性,统筹统筹,着力表现生态环境政策法规制定的科学性和执行的公平性、严肃性。
坚持落地奏效。树立“在监管中效劳、在效劳中监管”的工作理念,确保放出生机、管出公平、服出便利,实在进步“放管服”变革措施效果。
二、加快审批制度变革,激起开展生机与动力
(三)进一步深化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实在落实已下放和取消的生态环境范畴行政审批事项,做好生态环境机构变革触及行政审批事项的划入整合和取消下放工作,推进修正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性文件。加快推进生态环境行政答应规范化,持续精简审批环节,进步审批效率。健全并严厉落实主要行业环评审批准绳、准入条件和严重变动清单。各级生态环境部门不得违规设置或保存水土坚持、行业预审等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触及法定维护区域的项目,在契合法律法规规则的前提下,主管部门意见不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着力管理生态环境范畴中介效劳不标准、乱收费行为。加快推进货车年审、年检和尾气排放检验“三检合一”。持续推进“减证便民”行动,进一步紧缩行政申请资料。
(四)进一步变革环评管理方式,激起市场生机。强化生态维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应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宏观管控,树立健全对规划环评、项目环评的指导和约束机制,全面展开区域空间生态环境评价。增强制度联动,排污答应证载入环评请求,作为企业违法原则和监视执法根据。进一步细化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的管理请求,防止反复评价。加大环评违法惩戒力度,坚决遏制“未批先建”等违法违规行为。施行《建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动态修订,优化环评分类。完善环评技术导则体系,愈加聚焦环境影响事项。增强环评质量管理,强化环评文件技术复核。落实新修订的《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方法》,优化公众参与程序和方式。
(五)进一步进步环评审批效率,效劳实体经济。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主动效劳,提早指导,展开严重项目审批调度,拉条挂账构成清单,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催促建立单位尽早展开环评,合理布置报批时间。优化审批管理,为严重根底设备、民生工程和严重产业规划项目开拓绿色通道,实行即到即受理、即受理即评价、评价与检查同步,审批时限准绳上紧缩至法定的一半。施行分类处置,对契合生态环境维护请求的项目一概加快环评审批;对审批中发现触及生态维护红线和相关法定维护区的输气管线、铁路等线性项目,指导催促项目优化调整选线、主动避让;的确无法避让的,请求建立单位采取无害化穿(跨)越方式,或依法依规向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实行穿越法定维护区的行政答应手续、强化减缓和补偿措施。
三、强化环境监管执法,营造公平开展环境
(六)深化生态环境维护督察,压实义务推进高质量开展。推进生态环境维护督察向纵深开展,完善排查、交办、核对、约谈、专项督察机制。持续展开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维护督察、“回头看”或专项督察。推进加大钢铁、建材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取消不契合国度产业政策的小型造纸、制革、印染等严重污染生态环境的消费项目。增强督察整改,推进列入整改计划的污染管理、生态修复、提标改造、产业调整等严重项目整改到位、落地奏效,倒逼处理限制高质量开展的环境根底设备短板和产业深层次问题。健全投诉告发和查处机制,剖析全国生态环境告发信息,对大众反映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展开预警,定期发布预警信息。增强中央生态环境维护督察问责工作,对损伤生态环境的中央和单位的指导干部,要依纪依法精准问责。
(七)严厉依法监管,为违法企业发明公平竞争环境。坚持依法依规,着力整治既无相关手续、又无污染管理设备的“散乱污”企业,有效处理“劣币驱赶良币”的问题。综合运用按日连续处分、查封扣押、限产停产等手腕依法处分严重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对污染物超越排放规范被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制消费、停产整治的企业,完成环境整治请求并经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同意后,方可恢复消费。全面落实“双随机、一公开”制度,完成对不同生态环境违法程度监管对象的差异化管理,对超标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对长期稳定达标排放的合法企业减少监管频次。
(八)严厉制止“一刀切”,维护合法合规企业权益。
坚决反对方式主义、官僚主义,针对污染防治的重点范畴、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任务,依照污染排放绩效和环境管理实践需求,科学制定施行管控措施,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推进企业绿色开展和产业转型晋级,坚决反对“一刀切”。各地在生态环境维护督察执法中,严厉制止“一概关停”“先停再说”等敷衍应对做法,坚决防止以生态环境维护为借口紧急停工停业停产等简单粗暴行为。关于契合生态环境维护请求的企业,不得采取集中停产整治措施。对工程施工、生活效劳业、养殖业、特征产业、工业园区以及城市管理等重点行业和范畴,各地要出台细化避免“一刀切”的有效措施,及时向社会发布公告。对生态环境维护督察执法中发现的问题,各地应按请求制定可行的整改计划,增强政策配套,依据详细问题明白整改阶段目的,制止层层加码,防止级级提速。各地要增强对生态环境维护“一刀切”问题的查处力度,坚决遏制假借生态环境维护督察等名义展开违法违规活动,对不作为、乱作为现象,发现一同、查处一同,严肃问责。
四、优化生态环境公共效劳,加强效劳高质量开展才能
(九)推进“互联网+政务效劳”,进步政务效劳效率。启动“生态环境部政务效劳综合平台——‘互联网+政务效劳’平台建立”项目。树立网上审批数据资源库,整合集成建立项目环评、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注销等行政审批系统,构建“一站式”办事平台。优化门户网站和行政审批大厅设置,全面推进网上申报、辅以快递(纸件)窗口受理,加快施行“不见面”审批。催促中央完善污染源监管动态信息库、执法人员信息库、随机抽查信息系统,实在进步生态环境政务信息效劳才能。
(十)推进生态环境大数据建立,提升信息效劳程度。开发全国生态环境监测实时共享数据库,加快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建立。增强生态环境信息互联互通,完成数据资源统一管理和集中共享,突破“信息孤岛”。树立健全生态环境维护信息强迫性公开制度,监视重点排污单位及时发布自行监测的污染排放数据、治污设备运转状况、生态环境违法处分及整改状况等信息,公开排放不达标设备的设备提供商、运营维护单位等信息。树立生态环境部门与金融监管部门信息共享机制,将企业生态环境违法违规信息归入金融信誉信息根底数据库。鼎力推行排污企业环境信誉记载,深化部门间企业信誉信息共享和结合惩戒,依照有关规则在“信誉中国”网站公开,并与排污答应证、执法监视、绿色金融等政策联动。
(十一)强化生态环境科技支撑,加强技术效劳才能。增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科学观测研讨站、环保智库等生态环境维护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盘绕生态环境维护科技成果转化技术评价、技术考证、二次开发、技术买卖、产业孵化全链条,加快树立国度生态环境维护科技成果转化综合效劳平台,定期发布先进适用技术引荐目录以及环保配备、技术需求信息。推进树立生态环境专家效劳团队,对重点区域、重点流域和重点行业停止把脉问诊,展开生态环境维护技术政策和技术供需对接,提出实在可行处理计划。推行生态环境监测范畴效劳社会化,增强社会监测机构监管,严厉打击生态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生态环境数据真实精确。
五、推进环保产业开展,打造高质量开展新增长点
(十二)加快生态环境项目施行,释放环保产业有效需求。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为重点,推进严重管理工程建立,有效带动环保产业开展。指导各地做好污染防治攻坚项目储藏规划,及时向社会公开项目信息与投资需求。树立健全中央环保投资项目储藏库。健全财政专项资金支持项目绩效考评体系,将工程施行停顿、运维效率、效劳效果等归入考评。树立项目储藏、施行效果与资金布置联动机制。加快制修订重点行业水、大气污染物排放规范和标准,充沛发挥规范对环保产业开展的预期引领和倒逼促进作用。
(十三)推进环境管理形式创新,提升环保产业开展效果。探究展开生态环境导向的城市开发(EOD)形式,推进生态环境管理与生态旅游、城镇开发等产业交融开展,在不同范畴打造标杆示范项目。以工业园区、小城镇为重点,推行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托管效劳,启动一批生态环境综合管理托管形式试点。在生态文化建立示范区创立、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维护修复工程试点中,对生态环境管理形式与机制创新的地域予以支持。推进与以生态环境质量改善为中心相顺应的工程项目施行形式,强化建立与运营统筹,展开按效付费的生态环境绩效合同效劳,提升整体生态环境改善绩效。标准生态环境范畴政府和社会资本协作(PPP)形式,加快出台《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环境范畴政府和社会资本协作的施行意见》,采取多种方式支持对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目的支撑作用强、生态环境效益显著的PPP项目。
(十四)增强行业标准引导,促进环保产业安康开展。依托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研讨发布重点范畴生态环境管理项目基准收益率,引导行业投资合理收益。对生态环境范畴PPP项目与环境污染第三方管理项目引入第三方担保支付平台。展开生态环保企业信誉等级评价,施行生态环保标杆企业和生态环境违法企业信息公开。分类制定出台《生态环境项目技术标评标指南》,指导招招标机构完善评标流程和办法,加大生态环境技术和生态环境效果评价分值权重,有效避免恶性低价中标。推进高效除尘、污染场地修复、挥发性有机物(VOCs)管理设备与资料等范畴标准规范的制定和发布,进步环保产业规范化程度。完善生态环境技术评价制度,以实践运转效果评价技术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六、健全生态环境经济政策,充沛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议性作用
(十五)创新绿色金融政策,化解生态环保企业融资瓶颈限制。积极推进设立国度绿色开展基金,发挥国度对绿色投资的引导作用,支持执行国度严重战略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点地域、重点范畴、重点行业。树立环境义务保险制度,将环境风险高、环境污染事情较为集中的行业企业归入投保范围,增强环境风险监控。推进树立区域性及全国性排污权买卖市场,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买卖市场建立。引导开发性金融资金对生态环境管理的投入。鼓舞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进展开排污权、收费权、应收账款、学问产权、政府购置效劳协议及特许运营协议项下收益质押担保融资。
(十六)落实价钱财税政策,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加快落实国度促进绿色开展的价钱机制,中央各级生态环境部门积极配合价钱主管部门树立并逐渐完善污水处置收费、固体废物处置收费、节约用水水价、节能环保电价等价钱机制。研讨完善市场化的环境权益定价机制,推进环境权益及将来收益权实在成为合格抵质押物。与税务部门配合,鼎力推进环境维护税征管才能和配套建立,逐渐完善适用于本地域的污染物项目及税额规范。配合有关部门制定有利于生态环境维护的相关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积极落实环境维护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和第三方管理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十七)创新环境经济政策,促进绿色消费和消费。继续促进生态环境维护综合名录在产业构造优化中发挥功效,增加“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名录产种类类。加快树立生态环境维护“领跑者”制度,探究树立“领跑者”财政补贴、金融信贷支持等政策。强化清洁消费审核机制,推行绿色供给链建立。积极发挥绿色消费引领作用,推行环境标志产品。完善绿色贸易政策,推行中国绿色产品规范,推进共建绿色“一带一路”。
中央各级生态环境部门要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强化谐和配合,依照本意见请求,分离本地域实践,创新做法,细化举措,制定落实计划。要增强宣传引导,研讨新问题、新状况,总结推行经历,树立奖惩机制,对施行效果显著的地域予以褒扬,对落实不力的予以通报,确保生态环境范畴“放管服”变革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促进高质量开展获得实效。各省(区、市)生态环境维护部门要将本意见落实状况于每年1月底前报送生态环境部。
生态环境部
2018年8月30日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