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BIM在施工阶段应用点探索

作者:Rebirth 时间: 2016-09-21 00:00 阅读:
BIM在设计和运维阶段的应用好象已经是一件比较明确的事情了。但BIM最有价值的却可能是在施工阶段。然后,至少到目前为止,施工阶段的哪些方面(或者说在哪些点上)BIM能产生价值,却还是模糊的,还需要一个较为长期的探索过程。本文试着根据鲲鹏BIM应用研究院已经或准备做的尝试做一个探索。

一、  建模
应用于对外、对内的沟通。因为BIM模型不仅是三维的,可以任意转动和切割剖面,而且可以按实际建造步骤进行演示,更可以按需产生各种数据和统计分析。这样,比CAD和三维模型更易沟通交流,也更充分、效果更好。这种交流沟通可以是投标阶段、合同谈判阶段与建设方的沟通,也可以是采购环节与供应商的沟通;也可以是内部交流培训、技术交底,甚至可以复盘。

二、数据管理
某种程度上,建筑物可以看作是由一件件的“构件”组成的。BIM模型可以看作是依据真实“构件”一件件三维画出来,然后一件件“拼装”起来的。这是BIM与以往三维立体图形最浅显的区别,也是BIM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条件之一。与真实的实际构件相对应,画出来的虚拟的三维构件可以称作为“虚拟构件”。因为虚拟构件以单位的形式独立存在和被组装,构件里可以存入关于该构件的一切数据,例如,建造该构件所需要的人、料、机等资源数量,相关的经营数据如建造成本价、预算价、合同价、实际成本与利润等,相关的施工人员、时间数据等,如施作人员、负责人情况、施作时间等。通俗的举例讲,以一个钢筋混凝土桥墩为例,需要消耗多少人工、钢筋水泥石子砂、模板、铁钉铁丝、水、电等;理论上应该消耗多少、实际消耗了多少;建造成本是多少,定额预算是多少,合同价又是多少,利润应该是多少,实际利润又是多少,等等。
因为计算机可以按各种维度从所有“构件”的数据群中钻取各种数据,进行各种排列组合,进而进行统计分析,这样就产生了各种数据的应用化,如进度管理应用,可以从三维形象、工程量、造价等不同维度非常方便地动态描述项目进度,包括计划进度和实际进度,一改以往用横道图,网络图,甘特图进行进度管理时繁琐尴尬的境地。与进度相关的数据统计有时候方便的甚至让人感觉不到计算机统计的过程,比如,按住鼠标右键任意选取一块区域,该区域内产值与成本等各种数据就展示出来了。
又如成本管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能够随时收集到各种资源的消耗量(这应该是项目管理的基本动作),就可以与构件存储的预算消耗量,合同消耗量相比较,即所谓的“三算对比”,进行精确的动态成本管理。之前,三算对比被认为是美好的愿望,要实现几乎不可能。在BIM这里就变得相对容易简单。

三、  技术管理和现场管理。
 完全可以想象,画技术交底图会变得非常简单,并且几乎不会出错,使技术人员从繁重的重复的内业工作中解脱出来,向班组作技术交底变得形象化,即可视三维化,不需要技术人员劳心费神地拿着二维平面图想方设法让工人在脑中建立三维立体形象;技术人员填写各种报表会趋于简单易行,更多工作可以由计算机代劳;可以帮到计量管理人员在尺寸,间距等质量问题上进行更高效简单更精确的管理。
安全管理大致也同理。

四、  预算管理和结算管理,以及中间计量
 工程建设中关于“量”的计算和确定确认,工作量巨大,过程纷繁复杂,容易产生误差甚至错误。同样的工程预算对象,不同的人计算的结果几乎不可能相同,由此产生扯皮拉钩甚至走上法庭的事司空见惯。也成为了某此建设方拖延支付工程款,引发农民工讨薪群体性事件的源头。工程量漏算和超算使得承包方和发包方蒙受损失,也成为承包方动歪脑筋获取不正当利益和发包方个别人权力寻租的引发点。建设领域多年来成为腐败高发点,与此有一定的关系。量价的确认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由此生成一个行业中的行业——造价师行业,香港叫精算师。全国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应该有几十万。这不能算是一个好行业,因为造价师必须经年累月埋头于数以万计的数字,尽管最近几十年计算机代替了很大部分人工计算工作,但还是有可能使得这些从业者在获取较高薪酬的同时社交和语言能力下降,生活质量变差。
BIM技术使得工程量计算和统计变得极其简单和快捷。因为所有数据已经过计算并且存储于每件“构件”之中,预算、中间计量(阶段性的工程量计算)、结算实际上只是分区域或不同数据类别的统计而已,所以会十分准确,不会漏项。实际上,随着单体结构越来越庞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潜在棘手的问题是:用传统的预算方法(手段)几乎不可避免地会出错漏算。在审核阶段,多算很容易被发现,因为图纸里找不到相对应的实物,而漏算很难被发现。这给施工企业带来很大损失。BIM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因为BIM技术不像windows那样容易被从业者掌握,未来甚至会催生出专门用BIM技术为施工方提供计量和预结算服务的第三方公司。
随着BIM技术的逐步成熟应用,造价这个子行业的业态将发生大变革,效率得到提升的同时,业务范围将得到扩展。
同理,有可能出现第三方的为施工企业服务的技术交底公司和内业资料编制公司。相对施工企业现场的技术人员,做这二项工作将更专业熟练。

五、  用于辅助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施组的本质是动态地寻找项目实施过程中资源的最优化配置,从而达到最节省地建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工程实体。
要做到动态地实现项目实施过程资源配置最优化,数据收集统计分析是基础。现有的方法与手段只能做到大概大约,做不到精准。需要丰富的经验才能对编制过程中一些重大关键方案做出决策,实施过程中也需要经验来判断是否到了需要修正施工组织设计的时间节点;如何修正也必须高度依赖过往的经验。BIM技术为实时、动态地提供编制和修正施工组织设计所需数据成为可能。

几年前,人们对BIM技术能否用于施工阶段持普遍怀疑态度,今天,这种声音越来越小,代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人力物力,开展应用研究。随着参与的施工企业越来越多,这项技术开始在施工阶段应用也将逐步实现,建筑业也将随之升级,没有掌握该项技术的施工企业在行业内的地位将显著下降。
实际上,BIM带来的,不仅仅是管理方式的提升与改变,而是建筑业行业的商业创新与革命。
BIM在施工阶段应用点探索_1
文章来源:施工企业管理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