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汉服]:文化认同的焦虑(超长贴)

作者:墨临 时间: 2007-04-01 00:00 阅读:

【复兴汉服】:文化认同的焦虑
汉服发展悠悠4000余载,上启炎黄,下至明末,谨承周礼,延续道统,是世界少有的传承时间最长的民族服饰。汉服虽历经历朝不断发展,然其基本特征一直保持不变,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华传统服饰。
  【汉服的基本特征】:
  汉服发展时间如此之长,历代积累下来的款式如此之多,实在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那么,汉服究竟有没有较具统一性的特色?如何与清朝至民国以来的满民族服饰相区别?许多朋友对此问题心存疑惑。为此,我特编写了汉服、满服16字歌诀,供大家进行对比:
  总的汉服特色是:宽衣交领,袖松且长,隐扣系带,上衣下裳
  对比满服的特色:立领歪(对)襟,小袖盘扣,滚边无腰,上袍下裤
  但对已经了解汉服基本特色的朋友来说,这个16字歌诀还不够,还不能涵盖汉服的全部特色,故而今次分男女作了两段歌诀,力图用最少的字数包含最多的汉服元素的内容。目标是你凭着歌诀做衣服,想不做成汉服也难。男女汉服特征及注解如下:
  【男服】: 注解
  衣裳一体男儿装, [指男服出自深衣制度,上下分裁缝合或者通裁]
  交领盘领主式样。 [传承最广的样式为:交领式深衣制和隋唐至明的盘领衫]
  中衣交领露衽边, [强调中衣交领略为高出外袍衣领的特色]
  内外两重好品相。 [汉服讲究“重衣”,至少两重衣,三重更完整,但不是必须]
  领袖缘边异衣身, [这是比较直观地区分汉服与和服的重要标志]
  袖摆覆手松而长。 [袖宽且长,区别于清末满装的露手大袖]
  出手回肘是正体, [按礼的要求,士人正装袖长需回挽至肘]
  平民也有短衣裳。 [不过普通百姓衣裾较短,袖子较小,袖口刚刚覆手即可]
  隐扣系带正衣冠, [出于审美,汉服扣子放在不显眼处,并且不是盘扣而是粒扣]
  裤脚套袜靴中藏。 [冠履系带一个不能少]
  【女服】: 注解
  上衣下裙美娇娘, [女子汉服以上衣下裙为特色]
  深衣裁作半衣裳。 [表明既有深衣制的,又有衣裙制的两种特色款式]
  衣裾长短朝朝变, [不管历代是短襦上围罗裙,还是背子下覆罗裙,只是时尚不同]
  轻襦罗裙从未亡。 [上衣下裙基本样式不变]
  交领对襟作外衣, [女服主要是交领和对襟两种样式]
  比甲背子竞时尚。 [但以源于深衣的交领为主流,背子比甲等等为衍生变体]
  裙带更显婀娜腰, [如汉服男装一样,腰部系带]
  袖覆玉手映红妆。 [袖子仍然要区别于清代女装露手大袖]
【中国学士服分解图】:
  中国式学位服分为学士服、硕士服和博士服三类,每套学位服由学位冠(黑色弁)、学位缨、学位领(六种不同颜色交领右衽义领)、学位衣裳(深衣或玄端)、学位礼服徽、西式皮鞋等六部分组成,其中学位缨颜色区分学士、硕士、博士,分别为黑、深蓝、红色;学位领按文、理、工、农、医、军事六大类,采用粉、灰、黄、绿、白、红色六种颜色区分。
[复兴汉服]:文化认同的焦虑(超长贴)_1
秦汉服饰
[复兴汉服]:文化认同的焦虑(超长贴)_2
  秦汉服饰 汉代戴帽、穿曲裾的男子(陕西咸阳出彩绘陶俑)。汉代的男子的服装样式,大致分为曲裾、直裾两种。曲裾,即为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但多见于西汉早期。到东汉,男子穿深衣者已经少见,一般多为直裾之衣,但并不能作为正式礼服。本图正是这种曲裾服饰。
  秦汉男女服饰
[复兴汉服]:文化认同的焦虑(超长贴)_3
  秦汉男女服饰 左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妇女(陕西临潼近郊出土陶俑)。右图穿窄袖袍服的秦代男子(陕西临潼出土陶俑)。从这两件陶俑的服饰来看,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饰形制差别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处是男子的腰间系有革带,带端装有带钩;而妇女腰间只以丝带系扎。
  秦汉妇女曲裾
[复兴汉服]:文化认同的焦虑(超长贴)_4
  秦汉妇女的曲裾深衣 曲裾深衣图(根据西安、徐州等地出土陶俑服饰复原绘制)及穿曲裾深衣的妇女(江苏徐州铜山汉墓出土陶俑)。汉代曲裾深衣不仅男子可穿,同时也是女服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式,形象资料中有很多反映。这种服装通身紧窄,长可曳地,下摆一般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式,袖口大多镶边。衣领部分很有特色,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时称“三重衣”。
  秦汉妇女服饰实物
[复兴汉服]:文化认同的焦虑(超长贴)_5
  秦汉妇女服饰实物 上图素纱禅衣(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实物)。中图印花敷彩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