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塔

作者:╃Wait╃ 时间: 2008-02-10 00:00 阅读:
【嵩岳寺塔(河南登封)】
  嵩岳寺塔位于登封市区西北约6公里的嵩山太室山南麓的嵩岳寺内,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座佛塔,始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距今已有1470年的历史。嵩岳寺塔上下浑砖砌就,层叠布以密檐,外涂白灰,内为楼阁式,外为密檐式,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单层多角形密檐式砖塔,是此类塔的鼻祖。
嵩岳寺塔总高41米左右,周长33.72米,塔身呈平面等边十二角形,中央塔室为正八角形,塔室宽7.6米,底层砖砌塔壁厚2.45米,这样的十二边形塔在中国现存的数百座砖塔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这种密檐形式在南北朝期间也是少见的。
  嵩岳寺塔由基台、塔身、密檐和塔刹几部分组成,塔外观为十二边形(全国古塔中仅有的一个孤例),该塔虽高大挺拔,但却是用糯米汁拌黄土泥作浆,青砖垒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历经千余年风霜雨露侵蚀而依然坚固不坏,至今保存完好,充分证明我国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妙。基台随塔身砌作十二边形,塔身之上,是十五层迭涩檐,檐间砌矮壁,远远望去,两层间好像一个半圆的柔弧,呈现出轻快的抛物线型,这种抛物线外廊造型的开创,对以后砖塔建筑有着巨大影响,特别是对唐塔影响尤为突出。密檐之上,即塔刹,自上而下有宝珠、七重相轮、宝装莲花式覆钵等组成。全塔外壁都敷以白灰皮,从塔檐间矮壁上的彩画可知,原来在各层门额内外,均绘有朱红、石绿、腾黄、赤红等彩色图案,形如卷云,由此可知此塔初建时的富丽堂皇。
  该塔不仅以其独特的平面型制而闻名,而且还以其优美的体形轮廓而著称于世。
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塔室之内,原置佛台佛像,供和尚和香客绕塔做佛事之用。全塔刚劲雄伟,轻快秀丽,建筑工艺极为精巧。嵩岳寺塔无论在建筑艺术上,还是在建筑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件珍品。
【释迦塔(山西应县)】
  中国辽代高层木结构佛塔。在山西省应县城内西北隅佛宫寺内。因塔内供释迦佛,故名。又因塔身全是木制构件叠架而成,所以俗称应县木塔。佛宫寺建于辽代,历代重修,现存牌坊、钟鼓楼、大雄宝殿、配殿等均经明清改制,惟辽清宁二年(1056)建造的释迦塔巍然独存,后金明昌二至六年(1191~1195)曾予加固性补修,但原状未变,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全木结构高层塔式建筑。1933年中国营造学社对木塔进行考察研究,1935年实地测绘,1962年文物出版社又曾予以补测考察,古建研究专家陈明达编著了《应县木塔》。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立体造型 塔为平面八角形五层六檐楼阁式,总高67.31米。塔身矗立在一个大型砖石基座之上,基座分两层,下层方形,上层八角形,高4.4米。该塔每层之间平座内设一级暗层,致使塔身实为9层。附阶周匝,正南面辟门,塔底层直径30米。2层以上皆设斗□挑出平座钩栏。每层柱间装隔子门。各层柱头上施斗□悬挑塔檐, 檐上覆盖布筒板瓦,顶层为八角攒尖屋面。铁制塔刹雄 伟壮观,瑰丽精巧。
  结构 塔身构造是逐层立柱,柱间额贯联,纵横施以梁枋,其间有斗垫托,夹层撑设斜材,自下至上逐层叠架而成。每层随塔身内外设柱子两周,遂致各层构成塔室、围廊和平座。每面分隔3间,有门额、立颊、地□结成框架稳固柱身,围廊绕塔室形成八面排列的桁架。各层外檐柱上下之间的衔接,有斗和草承托,上层柱根较下层柱向内收进半径,既可形成塔身外观轮廓收分的曲线美,又可保持上下层柱的稳定。塔身斗□依其部位、结构和形状分类,达54种之多,可谓集中国古代建筑斗之大成。
  塔身梁架是承重塔体荷载的骨架。1~4层外槽用乳和草乳内外贯固,内槽南北向用六椽两道,各角抹角一根,两根六椽之间用三缝足材枋相联,两六椽当心又施一单材枋顺连接。平座夹层外槽设承重枋和草乳直角相交,当心立柱,两向设有斜撑,枝樘固济。第5层梁架是塔顶结构,外槽有乳和草乳,上置方墩承平。内槽南北向用六椽和六椽草,其上方木墩垫架四椽、承椽枋、抹角和平梁,铸铁刹杆 插入其中。六椽之间施八角攒尖藻井。
  塔刹系铁铸部件组合而成。刹下砖砌莲台式基座。刹高9.91米,有仰莲、覆钵、相轮、露盘、仰月及宝珠等。8条铁链系于戗脊下端,久经风雨,完好无损。
  塑像与壁画 塔内各层均有塑像,底层释迦如来坐像高11米,内槽四周绘有壁画,南北门楣横披板上辽画供养人像技法尤精。底层内槽上部置顶式平綦藻井,布列纤巧,是辽代小木作中佳品。2层佛坛方形,上塑一佛二菩萨: 3层佛坛八边形,坛周束腰镂刻精细,坛上塑四方佛;4层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5层塑一佛八大菩萨。各像比例适度,面相俊逸,从造型风格分析,当是金明昌年间“增修益完”时塑造。
【千寻塔(云南大理)】
中国的古塔到处都有,但是三座古塔成品字形矗立在一起的却为数极少。大理三塔就是以此而闻名中外。
大理三塔在大理城西郊的洱海之滨,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现寺已无存,塔却依然屹立如故。一九二五年大理地区发生大地震,城内外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但距大理城只有1华里的三塔,却安然无恙。
  崇圣寺三塔中,大塔居前,又名千寻塔,全称“法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