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砖汉瓦寻踪
我国砖瓦行业历史悠久,远在西周时期就出现了瓦,战国时期就有了砖,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大量兴建都城、宫殿、陵墓等,此时也是我国砖瓦发展的第一步。按时间计算,瓦初现是公元前771年,奏始皇统一中国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于公元前214年为防御北方匈奴入侵,动用数十万劳力修缮长 6000余公里的“万里长城”,至今犹有遗迹,也是当时世界著名的工程,当时砖瓦工业的发展是盛况空前的。 到汉代时,砖石建筑和拱券结构就更完善了一步,砖的长、宽、厚的比例4:2:1,近似现在的砖,同时也具备了模数性质,条砖多用于墓、井沟、窑室等,方砖多为铺地,空心砖均刻有花纹或几何图案,是砌筑用的,如墓室、台阶等。西汉时砖有了榫砖、楔形砖、建筑牌坊、门楼、拦杆、殿堂、楼阁、住宅、街坊等等。 第二步是隋唐时期,也就是公元581年~907年,可称为砖瓦历史发展的第二个重要时期,从唐代大明宫及渤海上京宫殿遗址中看到:建筑采用木柱、砖、石是主要建筑材料,唐代时期建一些塔,也是砖砌的,如西安兴寺塔,香积寺塔等。闻名世界的另一大创举是黄、青、绿三色瓦,称之为“唐三彩”,也是我们的祖先在世界砖瓦行业中创造光辉历史文化的事实。 更需要指出的是北宋时期,也就是公元1103年,李诚编写的《营造法式》一书,其中第15卷专门写下窑作制度,总结了历史上的匠师世代相传行之有效的经验,反映出我国中原地带制砖技术的突出范例。 第三个时期是明清时期,也就是公元1398年至1911年,这时期中国民用建筑普遍使用砖瓦,采用“空斗墙”办法,节约不少砖,如北京、南京及各地城墙建设工程都是用砖砌的,明代主要防御鞑靼,长城建设及修补共达18次,气魄雄伟,工程十分艰巨,砖的用量是当时世界所有工程中罕见的。明代改建和扩建北京城,外城东西长7950米,南北长3100米,内城东西长6650米,南北长5350米。皇城在内城偏南,东西长2500米,南北长2750米,多数建筑为宫苑、庙宇、寺观、衙署等等。故宫是明代永乐五年(即公元1407年)开始建筑,经过14年时间,建造成世界惟一的宫殿群组。质量当时要求非常严格,也是采用全国选材的办法,如地砖来源江苏的苏州,瓦来源安徽,大方砖必须采用澄泥制成,质地坚硬,经敲击时需有金石声音,故称金砖。 当时重要建筑物,有防火要求,采用砖拱砌筑――无梁殿,如皇室、档案库、佛寺的藏经库等建筑,全国各地都有无梁殿建筑。当时砖瓦的用量和质量要求严格,用这些主要材料建筑的工程都有非常艳丽的效果,回头望去,白色、浅黄色、深红色、棕色、绿色、蓝色、黑色等灿烂建筑,足已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优秀砖瓦文化。 明崇祯10年(公元1637年)由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一书,也是明代重要科学技术文献,这部书分3篇,总计18卷,记述了我国古代以来的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和经验,并有大量插图,第7卷就科学地写了烧制砖瓦的经验,明确地写了原料、成型、干燥与焙烧技术问题。书中记述练泥造瓦,要掘地两尺多深,择取无沙粘土为之,凡埏泥造砖,亦掘地辨别土色,蓝、白、黄色(闽广多红土,蓝者为善泥,江浙居多)。皆以粘而不散,粉而不砂为上。随之,汲水滋土,人逐牛,错趾踏成稠泥,然后填浇木框之中,这种制备泥料方法,直至今日在边远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仍有使用。 清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年时期,砖瓦业与其它经济一样发展缓慢,1840年前一直沿用明代技术制砖瓦。生产工艺、焙烧技术等基本没什么发展,人工采上、人工运土、木模坯斗制坯、自然干燥、用方窑、吊窑、马蹄窑等烧砖,青砖青瓦也大量应用,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的北方宅院建筑流行,条砖砌外墙,方砖铺地,青瓦覆盖屋顶。大门、影壁、屋脊、墀头都加以若干雕饰。江南地区墙较薄,采用空斗墙,中原地区窑洞加以墙砖拱券,防止泥土塌落,也有在洞外砌砖墙的,用以保护岸面,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公元1840年~1949年),砖瓦业发展开始不平衡,较大城市附近开始用机械制坯、轮窑烧结的方法生产砖瓦。 (刊登于2002年12月18日《中国建材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