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建筑群称得上建筑杰作或者文化遗产吗zt
随着上海外滩建筑群加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是什么、殖民地文化是不是文化、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会”代表了什么样的文化的争论频频出现在国内的主要报刊上。在我们比较三大报纸的观点的同时,回到一个无人提及的本质问题:从纯粹建筑的角度来看,外滩建筑群究竟称得上建筑杰作或者文化遗产吗? 中国青年报:外滩建筑群是什么样的文化遗产 作者:晏扬 近年来,我国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一股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热潮席卷各地,目前有近百个项目计划申报或正在申报之中。新华社6月26日消息,著名的上海外滩建筑群即将加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正就此事与国家文物局联系,并着手进行可行性调研。 上海外滩西侧的建筑群,素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鳞次栉比地矗立着海关大楼、和平饭店、原汇丰银行大楼等52幢哥特式、巴洛克式、罗马式、古典主义式、文艺复兴式、中西合璧式等风格迥异的大厦,在黄浦江西岸划出了一道优美的天际线,给每一位来到上海的人留下深刻印象。外滩建筑群是建筑艺术的精品,一直以来被视为上海的标志性建筑和这座城市历史的象征。然而,对于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我却持不同看法。 众所周知,外滩建筑群形成于上个世纪初至30年代,那个时候的上海被称作“冒险家的乐园”,各国殖民者蜂拥来到上海淘金,外滩建筑群是殖民者们留下的历史“杰作”,同时也是中国遭受屈辱和苦难的历史见证。虽然这段历史已经过去,留在人们心中的伤痛已渐渐被时间消磨得不见踪影,但历史毕竟是无法抹杀的,外滩建筑群的殖民色彩不会因为我们的健忘而消褪。虽然我们尽可以一种欣赏的眼光评价这一长排万国建筑,一些人尽可以对那段殖民历史持有不同见解,甚至百般粉饰,但是外滩建筑群代表的毕竟是一种殖民文化,将其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可以说是自揭伤疤,也可以说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伤疤是不值得炫耀的。 世界上受过殖民统治的国家很多,我不知道是否有别的国家将殖民者的“遗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但是我知道,当我国许多城市将日本侵略者留下的日式建筑视作异国情调精心保护时,在做了40多年日本殖民地的韩国,却很少看到它们的身影,有选择地留下几处,也是作为国耻纪念馆。我并不认为殖民者留下的所有东西都要推倒或者丢弃,但是对于一些人津津乐道于上海殖民时期的所谓繁华,深深怀念旧上海“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实在难以理解。外滩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恐怕和这种怀旧情结密切相关。 从另一个角度讲,外滩建筑群的历史还不到100年,不管其文化底蕴是厚是薄,够不够“世界文化遗产”的标准,终究与中华民族的文化不相干(除那一幢民国时期的中国银行大楼外),那只不过是人家的文化遗产。而我们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只有那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丰厚文化内涵的文化遗产,才值得申报。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的世界文化遗产,是指那些人类罕见的且目前无法替代的遗产,外滩建筑群虽然在中国独一无二,但是不管哪一种风格的外国建筑,在其发源地都多如牛毛,欧洲大陆的哥特式、罗马式、文艺复兴式建筑比外滩多得多,也精美得多,何需烦劳我们去申报? 据报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越来越严,为了使世界文化遗产更具代表性和平衡性,前两年还要求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文化遗产“大国”少报或暂停申报。古老的中国还有许多价值非凡的文化遗产等着申报,外滩建筑群不必去凑这个热闹。 工人日报:外滩“申遗”,要想想历史 上海外滩建筑群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引来激烈争论。作为反对派,本以为那是有人头脑发热,做根本不可能的事,不说也罢。但支持者把话题越扯越大,于是又忍不住想说几句。 外滩建筑是殖民者盘剥中国留下的罪证,是中国人曾受屈辱的印迹,这是谁也否认不了的。为了申遗,说“应该淡化政治色彩”,“向前看”,这很难服人。建筑是艺术,也是 历史,历史就包含了政治,也包含了民族情结。外滩建筑的特殊性尤使其内涵复杂,怎么可能把艺术与政治、历史割裂开来,甚至无视民族情结呢?向前看是对的,但不等于无视历史。“忘记了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用在这里挺合适。 有人说申遗的初衷是保护文物。不尽然。中国未申遗、不申遗的宝贝多了,谁也没说不保护,法定保护的范围也决不限于申遗。申遗的初衷首先是弘扬、彰显本国的历史文化,其次才是保护。我们凭什么替洋人张目?况且还是殖民色彩浓重的玩意儿! 说外滩建筑“从艺术上看的确是精品”。这话的见识与动机很令人怀疑。不说目前欧洲各地此类建筑众多,品质上乘,只看国内天津、青岛,那里的欧式建筑品位都不比外滩差,莫非都要申遗?若强推外滩申报,不知想表明什么?体现我中华胸怀博大?还是勿忘沪上“十里洋场”的过去?偌大中国没有更好的文化遗产了?还是上海也需要在这方面“灿烂”一回? 殖民历史培植殖民文化,历史过去了,文化还残存。看看外滩建筑艺术,想想当年“华人与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