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用心感受老杭州小街小巷的慢生活
当地铁承包了我们大部分交通行程时,
上下班的途中所看到的景象
仅是匆忙回家的人们,
与时刻不离手机的低头族。
“凤起路、打铁关、龙翔桥、
秋涛路、火车东站”
这些都是新杭州人再熟悉不过的地名。
也因如此,
我们似乎将那些老地名、
老街巷渐渐忘去,
甚至有些小伙伴连名字都没有听过。
巷虽老,
却最具杭州味...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老杭州,
来听听老巷子讲述他们的前世今生。
十五奎巷
#被绿色植物包围的小巷#
✕✕前 世✕✕
十五奎巷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是说从前这个巷子里有个大石龟,它的俗名本是石乌龟巷,毕竟名俗,肯定有些难登大雅之堂,故用谐音改为十五奎巷,这样听起来,是不是一下高端起来?
另外一种说法是,明嘉靖年间,巷里的居民多擅长骑马射箭,科举考试时10人一同上榜,算得上是十武魁巷。谐音也为“十五奎巷”。
✕✕ 今 生✕✕
走进十五奎巷,巷子有很多网红店面,上午11点,正是附近居民们买菜的时候,好不热闹。可是现在已经见不到石乌龟了...
巷子里的民居多是屋顶铺青瓦,室内多铺石板,是清末民初典型的杭州民居的“营造法式”。
往巷子延伸出去的小道望去,绿色植物攀附着古朴的房屋,在这里拍摄一组文艺范的照片最合适不过了。
大井巷
#留守在杭州闹市边的一抹清净#
✕✕前 世✕✕
古时候有个和尚叫征韶,为了解决老百姓喝水的问题,他在城隍山脚附近凿了一个有一丈那么大的井,开了五个眼。
有一年,杭州遇到一次大旱,城里的井水都干了,唯独这口井没干,老百姓就都到这里来取水了。
这口井现在被称为“钱塘第一井”,陪伴了老杭州无数年。住在大井巷的居民一直用井水来过日子。用井水冲凉,洗衣…这也是大井巷最大的杭州味。
在民国期间,大井巷还是当时杭州有名的“第一商业街”。
✕✕ 今 生✕✕
从鼓楼的门洞中走进去,你会看到这样一面墙。红色的门板、红色的扶梯和台阶,28吋的老式自行车,门外那壶坐在煤球炉上的热水,还有门上墨迹褪色的对联,一切都像极了记忆中的外婆家。
虽然现在的大井巷依然繁华,但相比旁边的河坊街,倒清净许多。穿过人潮拥挤的河坊街,拐个弯,转进一条静谧的小巷,咫尺距离,便是喧嚣和宁静的两个世界。
没有喧嚷的民俗表演,也少了浓重的世俗气息。
偶尔还能看到青石板路和被历史冲刷的墙壁...这里把时间封存起来,变成了旅舍,做成了饭菜,感受百年前的静谧。
五柳巷
#再现杭州老底子市井#
✕✕前 世✕✕
五柳巷之名源于南宋时此处的一小御园,名为“五柳园”, 据《杭州市志》记载“五柳巷,南起斗富三桥,北折西接城头巷。名始于清,其地旧有五柳园,巷以园名。”1966年改名下友谊巷,1981年复名五柳巷。
✕✕今 生✕✕
五柳巷位于城中心,在这里你能看到姐姐带着妹妹去商店买零食的兴奋、爷爷看报的闲适、准备午休的小狗和90年代的小超市...
小巷很大,仍保留着民国时期所建建筑。这是杭州最后一处保留江南水乡韵味的沿河小街以全新的姿态展现在市民面前。
还有很多还原老杭州的生活3D景象,大家可以去拍照~
大塔儿巷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前 世✕✕
也许,就是这条巷子,戴望舒撑着油纸伞看到了“丁香姑娘”。大塔儿巷11号,曾是“雨巷诗人”戴望舒出生的地方。
一直到1937年,戴望舒一家都住在这里。
✕✕今 生✕✕
不过很遗憾,现在已经找不到当时的青石板和《雨巷》里的意境了。或许时间久了,这里显得些许破旧。
但仅有20米的大塔儿巷依然绿草如茵。
很快大塔儿巷就走完了,旁边的小塔儿巷显得异常可爱。
直吉祥巷
#向往的老年生活#
✕✕前 世✕✕
宋朝时期,这条巷子处于南宋东城墙与德寿宫墙之间,所以称之为“夹墙巷”。到清代时就改名为吉祥巷了。这条巷子旁边有清道光年间建造的栖流所,相当于一个慈善机构。
✕✕今 生✕✕
最向往的老年生活,闲暇时,和老邻居聊聊天,喝喝茶。
最向往的老年生活,闲暇时,和老邻居聊聊天,喝喝茶。
真希望,这里的老人能如巷子的名字一般吉祥安康,幸福常伴。
杭州不止西湖和雷峰塔,
丢掉景区攻略,
用心去感受老杭州的小街小巷吧。
当我们重新去走走这些或许陌生的老巷子,
或许你对杭州会有新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