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城市建设史》课程大纲

作者:Breath 时间: 2005-11-01 00:00 阅读:
“Urban History of China and the Abroad”
Course Syllabus
董卫
东南大学建筑系 教授
DONG Wei
Professor, SEU-ARCH
 

课程编号 01320
课程类型 Classification
・城市规划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 A required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 in Urban Planning
课程目标 Aims
・通过学习城市发展过程、比较城市变迁经历理解如何认知城市及其空间。
・了解和初步掌握基本的城市历史研究方法。
・学习不同城市理论与思想的特点及其变迁过程。
课程框架 Structure
・本课程是一门以研究为导向的理论课程(research oriented course),要求学生随课程 进程开展初步和独立的城市历史研究,开展讨论,提交报告。
・课程安排
课程分二个学期进行,分别讲授中国和外国城市建设史,共64学时。每个学期有相 对独立的课程练习(历史研究报告和文献翻译)。
中国城市部分:
城市起源
早期城市及其演变
第一城市时代:秦汉-六朝
第二城市时代:隋唐-宋元
第三城市时代:明清-民国
现代城市:殖民地-转向西方

外国城市部分:
多元化的文明与城市起源
早期城市及其演变
人文城市与社会: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
宗教城市与社会:中世纪-市民社会
王权城市与社会:文艺复兴
工业城市与社会:资产阶级空间
现代城市与社会:全球化与地方化

课程总结:中文城市的历史比较

・课程练习
1,历史研究报告 (占成绩的30%)
结合课程进程选择典型历史城市或典型空间环境进行剖析,研究报告分为二个部分,即历史城市3D空间模型和文献研究。
研究报告选题应与教师商讨后确定。

2,文献翻译(占成绩的30%)
选择有关学术文献进行研究性翻译(3000-4000中文字符/人)。

3,听课与讨论(占成绩的40%)

推荐阅读书目 Bibliography & recommended readings
统编教材:《中国城市建设史》、《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冯天瑜等:《中华文化史》,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1990
吴仁安:《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1
杨宽:《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3
杨鸿年:《隋唐两京坊里谱》,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1999
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郑州,1992
贺业钜:《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

(德)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人民出版社,北京,2000
(美)I.沃勒斯坦:《现代世界体系》,吕丹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98
(美)I. 伯纳德・科恩:《科学革命史》,杨爱华等译,军事科学出版社,北京,1992
(英)阿诺德・汤因比:《历史研究》,刘北成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上海,2000
(英)保罗 G. 巴恩主编:《剑桥插图考古史》,郭小凌等译,山东画报出版社,济南,2000
(英)克莱夫・庞廷:《绿色世界史-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王毅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法)德尼兹・加亚尔等:《欧洲史》,蔡鸿滨等译,海南出版社,海口,2000
(法)布鲁诺・雅科米:《技术史》,蔓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