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高层建筑

作者:Breath 时间: 2005-11-04 00:00 阅读:
1.日本高层建筑的发端
日本的现代高层建筑始于明治时代。过去的传统木结构建筑,与中国相类似,多为 1至2层的低矮建筑,其最高者,是日本中近世城堡中的天守阁和寺院中的五重塔。著名的姬路城天守阁,从南面的石垣算起共5层、高31.49m。明治维新以后,引进了西方建筑技术,才建造出超过10层高的塔楼。
1887年为了满足人们登高眺望的心理需求,在富士山建造了一个木结构的构筑物――“富士山纵览所”,高32m。开放之初盛况空前,有1万多人争相登高眺望,但是由于结构不够竖固,两年后就被暴风雨摧毁。实际上,在19世纪未的日本,能够称得上是高层建筑的,都与登高眺览有关,继“富士山纵览所”之后,在大阪和东京等地,又陆续建造了几座用于游览观光的砖石结构的塔楼。
1888年和1889年在大阪市的南部和北部地区,分别各自建造了一座5层高和9层高的用于登高眺望的楼阁。俗称“南五层”和“北九层”。两座楼阁采用的都是“和洋混在”的建筑形式,上层用于游览眺望,下层设有物产展示和娱乐项目。“南五层”高31m,“北九层”高39m,是当时日本最高的两座建筑。
1890年,东京浅草照像馆的老板、摄影家江崎礼二,聘请英国人巴尔顿(W.K.Balton)设计建造了日本近现代高层建筑的第一座里程碑――俗称“十二层”的“凌云阁”。凌云阁高12层,平面呈八角形,外观采用了较为典型的西洋建筑形式。号称通高67m[注3],1至10层为砖结构,11、12层为木结构。塔楼内部装有2台美国制造的、当时最新型的电驱动式升降机(电梯),可以直通8层。
浅草的凌云阁,是为了登高眺望而建造的,自开放以来,直至 1923年关东大地震以后被拆除,它一直是东京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游览观光胜地,同时,也是日本近代史上最高的建筑,其建筑高度记录直至70多年以后的1964年才被打破。
实际上在亚洲, 19世纪未至20世纪的前50年,日本在高层建筑的建设方面,基本上是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与20世纪20、30年代高楼林立的上海外滩相去甚远[注4]。这主要是由于日本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高层建筑的发展,除了经济原因之外,还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
1891年浓尾大地震,西洋砖结构楼房不利于抗震的弱点暴露出来之后,日本旋即从国外引进了钢结构技术和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1902年从美国考查归来的横河民辅[注5]设计了“三井银行本店”,这是日本首次采用钢结构建造的民用建筑。1909年佐野利器[注6]设计的日本桥“丸善书店本社”,采用了先进的“帐壁式钢结构”技术。1918
年曾祢达藏 [注7]采用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了当时最高的实用型办公大楼“东京海上大厦”(7层)。这期间,政府在推进研究新型的抗震结构体系的同时,还参照欧洲的建筑法规,开始考虑通过控制建筑的高度来加以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
1920年颁布的《市街地建筑物法》(《建筑基准法》的前身)参照欧洲的建筑法规,规定:“建筑物的高度不得超过百尺”。“百尺”换算成公制,就是31m。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0年日本在制定《建筑基准法》时,仍然延用了这一高度控制规定,只是将“尺”改为公制单位“m”而已。也就是说,从1920年开始,日本在建筑法规中就明确地规定,城镇中的建筑物最高不得超过31m。
1923年关东大地震,东京大部分地区都变成了灰烬,倒塌房屋12万8千幢,震后的大火烧毁房屋44万7千间,10万人死亡。频繁的地震不仅促使日本人致力于抗震结构的研究,而且也不得不继续对建筑的高度加以限制,而对于住宅区,在1931年颁布的法规中,更被严格地限制在16m和20m 之内。
这项“百尺规定”一直延用了近半个世纪。尽管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在经济和技术等方面都有了飞跃性的发展,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抗震技术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直到 1963年,才通过修改《建筑基准法》,正式撤消了这一规定。至此“百尺规定”已经延用了45年。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