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技术资料 > 建筑类目 > 客家围屋

客家围屋

作者:Breath 时间: 2005-12-07 00:00 阅读:
围屋,是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一种特殊的民居形式。它集家、祠、堡于一体,住在围屋内的居民,都是某一共同祖先的后裔。它基本沿用了古代中原传统的某些内容和形式,采用土木石结构,以夯土板筑,或用泥土制成土砖来砌墙承重,以木作梁并盖以青瓦。其基脚采用石料和青砖砌实。在土木石等建筑材料中,泥土是客家建筑的主体,是其最基本的材料。外貌没有复杂的装饰,仅以巨大的尺度,完善的防御体系,构成一种固若金汤的"坞堡式"建筑样式。赣南的客家围屋多以正方或矩形为平面布局,四角是略向外和往上凸出的碉堡,建筑物由外向内大围套着小围,如一"回"字型。外侧多挖有1米深,3米宽的壕沟。外墙厚度多在1米以上,高二至四层不等,中间楼层均设环形吊楼,俗称"外走马"。门框皆用巨石砌成,厚实的板门上包裹铁皮钉,板门后大多还设有一道闸门,闸门之后还有一重便门,或在板门后设一道栅栏门。为防火攻,门顶上备有水漏。围屋的顶层间是战备用房,通常不堆放杂物,取外墙的大部分内侧墙体,作环形夹墙走廊,俗称"内走马",使整个顶楼间贯通一气。围内掘有水井,并辟有专门存放粮草的贮藏间,墙体不开窗户,只开有一些对外望和进行射击的孔眼,遇上战乱,将大门封死,里面即是一个独立的小天地。赣南客家围屋产生于明末清初,结束于民国初期,后基本不建。

00X七二检测-检测人身边的百科全书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