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王受之的《世界现代建筑史》有感

作者:Breath 时间: 2005-12-14 00:00 阅读:
为什么我们的世界现代史论仍一片贫瘠?
━读王受之的《世界现代建筑史》有感
朱涛
注:本文所评《世界现代建筑史》一书,作者:王受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
版发行,
1999年12月第一版,2000年九月第二次印刷,定价:70.00元。为方便起见,
本文中间或简称为"该书"或"王书"。(上图取自该书提要部分,颜色标识为本文作
者所加。)
  在《世界现代建筑史》的提要中,此书被描绘为"到目前为止论述19世纪到
20世纪世界现代建筑发展的最完整的中文史论著作",以及"迄今为止国内同类型
著作中最完整、最具有理论深度的一本"。然而在我看来,这非但不是一个令人欢
呼雀跃的学术事件,反而再次提醒我们一个令人沮丧的事实:中国的世界建筑史
论仍处在一片贫瘠的状态。
  我对该书的总体评价是:这是一个治学极不严谨、学术观念鲜有洞见、资料
编排错误百出的低劣之作。它既不能作为一本信息翔实、可靠的科普读物,更无
从谈起成为一本具有学术价值的建筑史论著作。我的依据有以下四点:
一.商业噱头令人生疑
二."史书"不合学术规范
三.常识错误比比皆是
四.历史论述捉襟见肘
一.商业噱头令人生疑
  在该书的"提要"中,自吹自擂的"大词"比比皆是:"最完整"、"最具有理论深
度"、"最新成果"、"最主要"、"最具有权威性的"、"必读的"等等。这些触目惊心
的文字,充满着商业炒作的虚张声势。
  似乎这样的文字就能增强该书学术上的可信度:"作者是权威的设计学院━洛
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Art Center College of Design)设计和建筑史论教授,是
中国和美国设计理论界著名的学者和教授…"
  首先,何谓"权威的设计学院"?的确,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的工业产品
设计教育在美国出类拔萃,但在相同领域同样优秀的艺术设计学院仍不胜枚举,
如芝加哥艺术学院学校(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罗得岛设计学
校(Rhode Island School of Design)、耶鲁大学艺术学校(Yale University, School
of Art)、匡溪艺术学院(Cranbrook Academy of Art)等等。无论如何,我相信,
在美国,任何一个有理性的设计学院和学者都会自觉地避免为自己冠上"权威"这
个字眼。在一个学术标准多元化、科技文化日新月异的社会里,除了"无知无畏
者",谁会大言不惭、堂而皇之地自封为"权威"呢?
  在《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Modern Architecture, a Critical
History")的扉页介绍中,作者肯尼斯 弗兰普顿仅被中性地定义为"建筑师、历史学
家、批评家"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同样,《自1900年起的现代建筑》
("Modern Architecture, since 1900)的作者威廉 柯蒂斯(William J. R. Curtis)在该
书中仅被简明地称作"历史学家、批评家和作家",并"任教于欧、美、亚、澳洲和
墨西哥等众多大学"。他们的著作早已成为建筑史论的经典之作,但他们从未自封
或接受他人的封号为"权威"。恰恰相反,对崇尚自由精神和独立品格的学者和学
院来说,"权威"更多地意味着"保守"、"正统"以及"与官方权力话语相勾结"等负面
色彩,而为学院和知识分子所不屑。
  再细究起来,洛杉矶艺术中心设计学院并没有建筑学系,其建筑历史理论研
究即使不是空白,也至少未在美国建筑学界产生任何影响;即使它的确是一个"权
威"的工业产品设计学院,又怎能成为该建筑史书学术"权威性"的有力佐证呢?
  当然,出版社有时的确需要对某些学术性书籍施加一定的商业促销手段。西
方出版社通常的作法是在该书的封底援引某些有威望的评论家对该书的称赞之
词,以增强对购买者的吸引力。首先,这些称赞之词大多用词专业、恰切、诚恳
和节制,绝少肆意吹捧的肉麻行为,并且所有的赞誉都会被详细注明出处,以表
明该评论的真实性,从而向广大读者负责。而王书正文前那横空出世、天花乱坠
的"提要",体现了一种极其粗鄙的商业炒作作风。不论是出于作者本人的初衷,
还是经过出版社的蓄意包装,那些华而不实的商业噱头非但不利于增强该建筑史
书的学术形象,反给人落下"挂羊头、卖狗肉","拉虎皮、扯大旗"似的笑柄。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