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广州一新建变电站外观似小洋楼
摘要:12月29日,广州第300座变电站——柳园变电站在海珠区投产落成,这标志着广州成为了全国首个拥有300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的省会城市。
新建变电站的外观看上去跟小洋楼无异,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据悉,柳园变电站供电范围是广州海珠区中部城区,即广州东晓路以东、华南快速干线以西的海珠中部区域。它的投产能有效缓解海珠区220千伏变电站的负荷压力。近年来,广州供电局通过电网优化、配调优化,停电时间不断缩短,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目前,全市居民年平均停电时间已从2007年的27.64小时/户大幅降低到1.8小时/户以内,一年停电时间不到两小时。
广州作为我国最早用电的城市之一,供电历史可追溯至1888年。广州电网是中国最早的区域电网之一,也是目前全国供电负荷密度最大的城市电网之一。从1888年到2014年,随着时间轴的推移,我们梳理出电与这座城市共同前行画下的126年的历史轨迹;从第1到第300,数字的递增,见证着电融入城市发展命脉,成为推动其跨越转型的重要“引擎”。
广州电网发展历程图
配合城市发展需要,未来五年计划再建变电站66座
克强指数是2010年推出的用于评估中国GDP增长量的指标。该指数是三种经济指标:工业用电量新增、铁路货运量新增和银行中长期贷款新增的结合。在这三个指标里,用电量是影响经济走势的最重要指标。
记者从广州供电局获得的权威数据显示:1980年,广州市年供电量为31.5亿度,1990年供电量为65.19亿度,十年翻了一番。然后在2000年,广州市年供电量达到209.7亿度,足足是十年前供电量的三倍多有余。2010年,广州市用电量达到588亿度,保持了十年三倍左右的增速。广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广州市年供电量有望达到727亿度。广州供电局局长甘霖表示,“在用电负荷呈高规模增长的势头下,构建一张结构合理、适度超前、安全可靠的电网成为广州电网建设的题中要义。”
广州有了第100座变电站整整用了106年的时间。电网建设真正的突飞猛进,是在最近20年。从100座到200座,耗时14年;从200座变成300座,仅仅花了6年时间。变的不只是数量,还有变电站的外观、内核以及人们对它的认知。然而,这么多变电站还是不能满足这座野心勃勃的城市。预计用电量还要以每年5%的速度增长,未来五年来里广州供电局计划再建66座变电站。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广州电网最高负荷逐年攀升(单位:万千瓦)
政策护航,电网建设“提速”发展
近年来,由于政府各项政策的出台,有效推动了电网建设的发展,为电网建设“提速”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0年,《广州市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管理办法》出台,在国内首次将变电站作为房地产配套项目进行建设。变电站作为居住区配套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区主体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验收、按照规定交付使用”,有效解决了中心城区变电站选址难题,避免供电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居住区建成后无电可用的情况发生。“从前,人家住户房子已经建好了,你才说要去建,可能百姓心里或情绪上一时难接受,现在好了,我们的变电站和房子一起建好,让居民自己选择。”广州供电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2011年,广州市政府出台并颁布实施《广州市城市高压电网规划》,将广州市城区规划新增3座500千伏变电站、43座220千伏变电站和169座110千伏变电站以及相应的线路走廊进行控制预留,实现了广州电网规划纳入城市规划。这对依法依规推进电网建设、解决目前中心城区电力供应不足等问题意义重大,对广州电网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
一系列的政策出台,从机制上解决广州电网建设存在的难题,加快了广州电网建设速度。
近年来为满足城市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广州电网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在网架结构和电网关键指标上实现了“双突破”。一方面是随着500千伏木棉输变电工程、狮洋配套220千伏线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广州220千伏及以上主网架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电网供电分区进一步优化,主网架结构基本成型,长期困扰广州电力供应的主网网架卡脖子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另一方面是电网各项关键指标获得显著提升:电网主干网架供电能力增加至1800万千瓦,供电能力较充裕。
柳园变电站的投产,意味着广州成为全国第三个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达到300座的城市电网,也是首个达到300座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的省会城市电网。不断完善的网架为供电服务水平的提升提供了稳固的基础,目前广州电网一般及以上电力事故风险已全部化解,电网实现连续安全运行9348天;供电可靠性稳居国内领先地位。广州供电局连续五年获全国供电可靠性金牌企业称号、连续三年获A级金牌;供电服务满意度在广州市公共服务行业中取得十四连冠。
来源:粤台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