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探秘新加坡是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刚刚过去不久的“西马仑”台风让厦门深受其害,厦门市区到处一片汪洋、内涝严重。新加坡公共事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在上世纪60年代建国的初期,新加坡同样水灾频发。该局提供的资料图片显示,暴雨时整个城市几成汪洋之国,各种老式汽车在水中趴窝,不能动弹,极大地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和出行。
而如今的新加坡,却很少出现严重的内涝现象,即使个别地段有这种问题出现,也会很快得到解决。那么,作为一个年均降雨量达到2400毫米、雨量充沛的热带国家,新加坡是如何解决城市内涝问题的呢?
号称城市蓄水池的滨海堤坝,就在其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是新加坡解决洪水问题的秘诀之一。新加坡也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世界上拥有遍布全岛、系统性发展水道和水池计划的城市之一。
滨海堤坝是新加坡首个横跨滨海水道而建的水坝,长350米,由9个冠形闸门组成,它围出了新加坡首个城市中的蓄水池——滨海蓄水池,这是新加坡的第15个蓄水池,拥有全国最大及最城市化的集水区,集水面积达1万公顷,相当于新加坡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滨海堤坝是全面防洪计划的环节之一,它能有效减缓牛车水、驳船码头、惹兰勿刹及芽笼等市区低洼地区的局部淹水现象。
滨海堤坝是怎么做到这点的呢?秘密就在于堤坝的9个冠形闸门。
滨海堤坝将蓄水池和大海隔开,防止蓄水池内的水受潮汐影响。当下豪雨而海水处于低潮时,闸门会降下,将过量的雨水排放入海。如果涨潮时降豪雨,闸门则维持紧闭。工作人员转而启动可在1分钟内排空一个奥林匹克游泳池容量的巨型排水泵,将过量的雨水排入海洋。当全部7个排水泵同时启动,整个过程只需要9秒钟。
滨海堤坝就是一个管水、用水的典型,它既是“矛”,又是“盾”,它既排水,又集水。除了排洪外,堤坝另一个最重要功能就是收集淡水,之后再以先进的薄膜技术进行处理,以确保可以安全饮用。在2011年,滨海蓄水池连同榜鹅及实龙岗蓄水池,把集水区从全国一半的面积扩大到三分之二的面积。
加坡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在建国之初,需要从马来西亚进口水,仰人鼻息。但是经过近50年的发展,新加坡不仅实现了水的自给,而且还有水资源可以出口,水务业领先全球,令人叹为观止。
来源:台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