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百项新技术打造通州新城 地下空间堪称亚洲之最
通州新城夜景图
通州新城建设工地,俯瞰脚下20多米的工程深处,水泥筑就的巨大通道已颇具规模,正在施工的人与机械被衬得极小。一座现代化国际新城正拔地而起。“地下城”复杂程度堪称亚洲第一,地上地标大厦施工难度为本市建筑之最。面对难题,通州采用百余项最新技术,十余项创新为国内首次使用,高科技净化运河水,太空种子在园区生根发芽,真空回收系统串联核心区楼宇,新城建设,以科技先行。
这座科技创新之城,在设计规划理念中就有很多前所未有的创新。通州新城首次编制了低碳城市指标体系,应用于市政设施、城市建筑、城市管理等领域。地面交通设计上,通州新城创新性地引入了“行人优先”的理念,最大程度满足行人、自行车、清洁燃料公交的需要,构筑绿色交通网络。
通州新城还将大量采用太阳能等新型能源供应方式,建筑物普遍采用绿色建材,积极运用雨水回收利用、智能电网等技术,提升低碳科技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水平。这座科技之城,在建设中运用了百余项新技术,多项创新全国领先。
这种创新在北京还没有先例。为了实现这一创新,通州新城地下空间建设运用了多项全世界领先的技术。“比如本市首次引进的真空垃圾回收系统,实现了办公垃圾全自动处理。”该负责人介绍。该回收系统集合了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绿色环保理念,服务区域为通州新城核心区商务北区共20个地块,建筑面积共计105.4万平方米。系统的吸头分布在成百上千栋楼宇中,办公垃圾被扔进吸头之后,都将“乘坐”高速气流,以每秒20米速度从吸管送到机身,最后被集中处理。
运用多种新技术建设的通州“地下城”,将成为北京地下空间利用的示范区。而随着新城核心区建设从地下转到地面,更多的高科技成果将在“彩虹之门”等新城标志性建设中得到充分体现。
“彩虹之门为通州未来地标之一,高340米,采用双拱形造型,位于新城核心区五河交汇处,坐水而起。”有关负责人表示,这座摩天大厦的建筑难度,将超过目前本市的所有建筑。该负责人说,彩虹之门的双拱形非中心对称的建筑形态,可容纳更宽的城市绿化带,同时弱化建筑对街道形成的压迫感,利于车、船穿过建筑。此外它的幕墙设计、风能设计、结构设计均达到世界级先进水平。
通州将本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北运河通州区城市段水环境改善研究与示范”的实施与区域内COD减排任务结合,开展了北运河水环境治理关键技术研发,打出了污水处理的科技“组合拳”。该区针对北运河水高碳高氮等污染问题,开展了电化学仿生滤池、臭氧-曝气生物活性炭滤池等河水深度净化技术研究,并进行了雨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岸堤生态槽、边坡湿地等生态河道构建技术研究,形成了一系列水治理新的技术体系。
高科技成为建设首都城市副中心的助推器。数字显示,2010至2011年,通州区共组织立项实施市级科技计划项目40项,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7项,技术市场成交额达39亿元,专利申请2551件,截至去年底,全区高新技术企业已达166家。通州以科技建新城,这座科技之城将成为运河畔更加璀璨的明珠。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