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上海静安区大火已经过100天

作者: 时间: 2011-02-28 00:00 阅读:
  距离上海静安区的那场大火,已经过去百余日。那些情境或许正在逐渐淡去,但对受灾居民和上海的发展而言,痛楚与教训难以磨灭。这座城市需要学习尊重和抚恤好民众,还需要学会如何建立有效的安全机制、提高民众整体防灾避祸的能力和意识。
2月23日,一封署名部分11·15火灾遇难、受灾家属的公开信开始在网上传播,内容直指政府的房屋赔偿等计划,在事故发生百日后仍无结论和安排,并要求建立起对话机制,以顺畅传达似乎正在被渐渐淡忘的灾民安置需求。
去年底,上海方面出台了《关于胶州路728号受灾家庭物品财产赔偿的方案》,由于需要涉及勘察、申报、核实、评估多方面的环节,这项工作目前尚未完成。
善后
在前述信中,居民代表写道:“房屋价值评估没有进行,伤残人还需要自己去做伤残鉴定,而责任方不闻不问,相对容易的常规财产、装修评估业迟迟不公开进度,特殊财产和灭失财产评估不敢面对现实,而且现场可能还在继续遭受盗窃和破坏。”
按照上海市的说法,各方面工作已经紧锣密鼓地安排,但最终问责的责任主体需要在国务院调查小组最终结论出来之后才能知晓。遇难者赔偿方案和租房补贴方案,都已实施。
事实上,大火之后,最先出台的,是对遇难者的补偿。去年11月23日,上海市政府宣布,对上海胶州路728号失火大楼、每位遇难人员将获得约96万元赔偿和救助金。其中,根据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赔偿65万元,政府综合帮扶和社会爱心帮扶等赔偿31万元。非上海市和上海市户籍遇难人员按照同等标准赔偿。
而对于烧毁的房屋,政府的说法是按市价全额赔付,不过最终是货币补偿还是实物安置,赔偿的主体是事故责任单位,但这个单位是谁,仍然没有定论。“这个应该还是需要看国务院调查小组的最终结论。”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对于这笔遇难者赔偿金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胶州路728号居民代表并没有发表意见,但认为这份方案出台的前前后后,都没有与居民们交流过。“为什么不能通过对话产生方案呢?现在的房屋赔偿和安置方案进度这么慢,到底想让我们租房租多久?”
实际上,去年12月初,政府就对大火受灾居民善后过渡安置房租补贴提出了建议方案。方案提出对搬离临时安置点的胶州路728号内的房屋产权人,按房地产权证计户,参照同等地段、同等房型的市场租金标准,最高设定70元/平方米/月房租补贴标准,按户发放过渡安置房租补贴。
静安区一位官员介绍,由于市场租房对租期有一定的要求,首期补贴拟以6个月为期。6个月到期后,再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后续补贴。
结论?
虽然居民安置工作和对话机制都在全面展开,但由于能够盖棺定论的报告仍未公布于众,因此,目前为止,上海市主要官员对于这场灾难的言谈动作都备受关注。
1月17日下午,上海市政协专门召开“着力加强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保障”的研讨会,其中的关键词之一无疑是上海大火,市委书记俞正声在这次会议上确定了上海政府针对大火暴露出一系列问题的处理基调。
在提到大火的责任问题时,俞正声认为,现场的农民工没有执照,虽然有责任,但主要责任不在他。还有“假招标是违法行为,没有资质的分包是违法行为,违法分包是违法行为,外墙施工违反禁用明火的强制性规范是违法行为,监理不到位是违法行为,聘用无资质电焊工是违法行为,这么多环节全是违法行为”。
这些行为的主体包括静安区建交委、上海静安区建设总公司、静安区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上海佳艺建筑装饰工程公司等责任单位。责任单位的法人代表和现场施工工人目前都被立案审查。
同期的上海市人代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韩正说,“我和正声同志一致认为,上海建筑市场表现出的混乱现象以及监管不力,是造成‘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我们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深感内疚和自责。”
上海市建交委在一份提交两会的报告中提出,在“莲花倒楼”、“静安大火”事故后,对本市工程建设质量安全管理中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存在:建设单位责任落实不到位、主体责任不突出、监理单位地位弱势、执业人员责任笔名、管理层和劳务层分离、第三方服务公信力不强、建筑务工人员素质不高、政府监管不成熟等八方面的问题。
其中一个绕不过的话题是,政府发包后的监管问题。作为静安区建交委下属企业的静安建设总公司,在一些由区里出钱的建设项目上,区建交委会常常不通过招投标直接向静安建总发包。静安建总虽然施工资质较高,但后期政府和第三方监管缺位,形成了危害极大的利益共同体。
据了解,上海市检察机关正依法查处静安区建交委主任高伟忠等三人案件,三人涉嫌滥用职权和受贿两项罪名。对此,俞正声称,“这反映了我们建设管理体制、干部管理体制和国资管理体制的问题”。
而俞正声在会上还表示:他与市长韩正、分管副市长沈骏都写了报告,希望上级给他们处分……当然,怎么处理,怎么问责,国务院调查组报告出来以后才知道。
实际上,国务院“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故调查组当晚就到了上海,并于11月17日发布了初步事故原因分析。此后,调查组再无发布其他消息,目前调查组成员已多数返京。何时公布最终报告和处理意见,仍然不得而知。
“央视大火是事故发生一年后才公布最终报告,相信上海大火报告也会在‘合适’的时间发布。”
重构
俞正声在“两会”期间关于城市安全运行和管理专题会上,强调一方面要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人的责任;另一方面,要从健全制度着手,整顿和规范建筑市场,把保障城市运行安全和生产安全放在重要位置。
上海市政府于今年1月11日公布22条新规——《关于进一步规范上海建筑市场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若干意见》,整治建筑市场,以全面加强此间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管理。
“每一条意见都是围绕着上海大火暴露的问题而来。”上海市政协常委、上海市建纬律师事务所主任朱树英说,在这22条新规中,多个方面的建筑市场顽疾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堪称国内建筑市场管理地方性法规里的一个新亮点。
“不仅仅是高层建筑防火和建筑市场秩序,上海市官员已大多形成共识,包括轨道交通、企业生产等诸多方面,都需要有一场全面的大调研和大反思。”上海市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建设委员会专职副主任孙钟炬说。
孙钟炬介绍,火灾之后,市委要求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就如何加强城市安全运行和管理做平行调研。其中内容包括:全市范围内的安全隐患大排查、隐患的原因分析、国内外类似情况的比照、如何建成安全应对机制四大课题。调研工作从去年12月份就开始,今年3月底之前完成分报告和总报告。
据了解,该调研,已经成为近几个月上海市官员案头的重点工作,各个部门条块都调动起来了。仅政府机构就包括,发改委牵头建交委、经信委、安监局、环保局、公安局、消防局等上十个委办局,而人大和政协的各个专委会也都动员起来。
孙钟炬透露,本来按照原来的计划,这项大型调研主要是由政府机构来做,人大和政协随后来对调研结果进行一些评估。俞正声后来批示,政府机构、人大、政协独立平行调研,并要求,在调研和分析论证过程中,代表、委员应该与政府机构进行充分的互动、与市民沟通。
  “除了政府、人大、政协三路平行调研,俞书记还批示,要把最终的调研结果,在全民公众中进行大讨论,以让市民广泛地吸取教训、提高认识和培养消灾避祸的技能。”孙钟炬说,提高全社会对突发事件的防范和应对能力,甚至比健全政府安全制度、强调问责等措施更为重要。

来源:互联网5M9七二检测-工程检测,教程,报告,记录,程序,考试,标准,招聘,求职等

<a href=http://qejc.cn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七二检测</a>

七二检测

关注质量管理,强化安全意识,七二检测带你了解更多最新行业信息,分享精品免费资源。扫描左侧二维码,或用微信直接搜索七二检测或者qejc.cn并点击关注,即可获得监理每日精选内容资讯。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