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济宁市中区有17位“农民监理员”
“农民监理”们在和施工方讨论建设图纸。
初春季节,济宁市中区喻屯镇邵庄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正在紧张施工中。在机器的轰鸣声中,一群穿梭于工地间“指指点点”的农民成为工地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他们三两一组,或看施工图纸,或测量钢筋厚度,或监督工人往搅拌机里装料……忙得不亦乐乎。工地上的建筑工人告诉记者:“他们是村民们选出的‘监理员’,正对工程建设进行现场监督呢。”
他们,工地上的“火眼金睛”
3月4日上午,济宁市中区邵庄寺新型农村社区的第十项目工地。李忠清收起图纸,开始检查钢筋的质量,“我是邵庄寺村村民,代表两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1280多户搬迁农民监督工程。”
今年10月底,小区就可竣工入住。在这片工地上,活跃着像李忠清一样特殊的工程监理有17人,他们是即将搬迁入住该小区的4800多名村民选举出来的,他们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农民监理员。
当日上午,李忠清、李保华和其他监理向往常一样巡查到第十项目工地时,发现已经建设到两层的一个构造柱出现胀模现象(浇灌好的梁柱出现变形)。他们立即找来工程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核查,查清原因后,他们现场监督施工方拆掉变形的构造柱。
在李忠清的指引下,记者见到了刚刚被砸掉的构造柱,崭新的茬口和已经化成灰土的水泥,像一个大大的“!”号。“虽然跑模、胀模的现象在建筑施工中很常见,也不会很影响房屋质量,但一旦我们发现了就必须砸掉,让施工方重建。”李忠清的话语中透着无比的坚决。自当选监理员以来,他们已经砸掉了13根这样的构造柱。去年11月中旬,有一栋楼在施工的时候连续三次出现类似现象,他们发现之后就连续三次让施工方推倒重建。
每天早上8点多,李忠清等监理们就会到工地上开始一天的工作。“看好咱的家。”村民们的一句嘱托让监理员们感到压力很大。除了开会,他们基本都在施工现场,按他们的说法,“咱就是几千村民的眼睛,得把啥都看清了,瞅准了。”每天下午5点多下班,赶上加快进度或者特殊情况,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但监理们从不“落空”。
他们,搬迁村民的“定心丸”
邵庄寺新型农村社区将建47栋居民楼,并配有学校、幼儿园、农资超市、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该社区是由原有两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社区建成后,将有1280余农户、4800多名村民住进社区里。“在农村,农民自己建个房子都不容易,现在拆了原先的房子,住上新楼房,村子里人经常上工地来看看房子建得怎么样。”李忠清说,村民们最关心的还是房子的质量问题。
“我们每天都要巡查各个工地,一天集体巡查两遍,集体巡查完之后就要到各自‘承包’的项目工地继续巡查,发现问题,就让工程技术人员提出整改措施,现场要求施工改正,重新施工。”监理员李保华说,他们这样做,除了每天30元的伙食补助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报酬,“干这个活,就是凭一个良心”。
平时,村民们也时常来工地看看,发现问题就会告诉这些“农民监理员”。去年,一位村民发现工地上一堵墙的砖缝隙比较大,他们得知情况后,就和工程技术人员一起赶到现场核查,核实后要求施工方推倒墙,重新施工。
监理眼里揉不得沙子。“以后,我们也住在新楼房里,现在监督不好不仅对不起村民,也对不起家里的老小。”李忠清说,钢筋长了锈,那会影响与混凝土的咬合力,进而影响房屋质量。施工方要么除锈,要么更换,不能含糊。回填土厚度不符合要求有可能会影响房屋安全,一定要达标才行。每发现一处问题,就会立即要求重新施工,绝不姑息和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咱自己的人全程监督,那还能有啥不踏实的?”现在,村民们对17位村民监理就俩字―――“放心”。李保华说,监理们也都分到了房子,“街里街坊信得过咱,咱就要配合镇里和施工方把这房盖好。”
他们,政府部门的“好帮手”
从今年起,济宁将全面实施农村六大重点工程,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提升农村整体发展水平,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其中,一项重要的工程就是新型农村建设和危房改造工程。今年全市将完成8万户农村住房建设任务,新建100个市级示范点。
如何让新型农村建设工程更“阳光”?如何让1280多户农民更放心?济宁市中区喻屯镇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不断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在项目破土动工伊始就做出了“工程大门向群众敞开,工程信息向群众公开,工程质量接受群众监督”的承诺,并想出了一个十分有效的办法―――聘请农民担当工程监理员。
“24小时随时监督,各工种各工序全程检查。”喻屯镇邵庄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办公室主任樊杰告诉记者,这种做法充分调动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性,便于群策群力建好新家园。怎样让农民真正地看到楼房建设质量,并能够监督施工方的工程进展?镇政府就与两个行政村、11个自然村的村两委商议,最终由群众公推选出信誉好、威信高的17位村民担任社区建设“农民监理员”。
从施工开始,17名农民监理们每天坚持到施工现场,对关键环节和重点工序进行把关,监督每一个施工面的施工。“村民监理员发现施工质量问题后,经过工程技术人员核实确实存在问题的,如果施工方不立即整改,他们就会现场停电、停水,让其无法施工。”樊杰说,这样一来,就有效避免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群众有抱怨,干部落埋怨”现象。而且,聘请农民当监督员,让普通百姓走上监督台,不仅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确保了工程建设质量,更架起了干群沟通的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社区建设的和谐开展。
记者手记
阳光意识暖透百姓的心
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新型农村建设工程正如火如荼地展开。如何更好地保障搬迁农民的利益?济宁市中区喻屯镇请农民当监理的做法无疑是一项有益的创新之举。
邀请农民全天候地监理工程,等于为农民打开了一扇原先并不存在的门。房子怎么盖的,质量如何,不要说是农民,就是商品房的购房者,恐怕也大多不知详情。而今,农民亲自参与其中,亲眼监督全程,亲手检验检测,有问题第一时间整改,这样的阳光工程一定会让农民更加放心。
这样的阳光工程,更体现着政府的阳光意识。不怕农民监理提问题、找毛病、“添麻烦”,反而把这些作为一种促进工作更好开展、更优发展的有效手段,这种阳光意识尤为难得,而且,这阳光将暖透更多百姓的心。
来源: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