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安全无小事,10种会导致基坑坍塌的情况,不得不防!
本文来自“七二检测岩土”微信公众号,搜索“七二检测岩土”或“zhulongyt”即可关注~
近三年建设部备案的重大施工坍塌事故中,基坑坍塌约占坍塌事故总数的50%。3月16日,上海大宁金茂府工地事故再次将众人的目光聚集到了基坑坍塌上。此次事故也给到从业者些许启示和警醒:开发商到底要注意哪些导致基坑坍塌的情况?如何做才能防患于未然?
对于开发商来说,基坑说起来容易,但实际做起来可不能马虎,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10种会导致基坑坍塌的原因:
1、地质勘察报告不满足支护设计要求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物基础,或两基础之间的净距应该大于两基础高差的1~2倍,否则要采取分段施工﹑做护坡桩、地下连续墙或加固原有基础等措施,确保原有基础安全。乌鲁木齐某大厦因基坑施工迁移的排水管沟,深2.8米,其侧壁距已有的民房仅0.8米。因管线沟槽无任何支护措施,距民房过近,开挖深度超过民房基础底标高, 民房地基受到严重扰动,造成民房及沟槽坍塌。
高层建筑的深基坑开挖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放坡开挖以便节约资金。但在基坑开挖之前,要对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水文及工程地质条件、施工期限、施工期间的气候变化等诸多因素进行详细的了解和论证。同时,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仍然随时可能发生各种不可预测的情况,严重时可能导致边坡整体滑移、坍塌,甚至危及周边环境。
(1)基坑采用放坡开挖,参考规范要求,边坡平均坡度为1∶0.86、边坡坡角β=49°,见图2。
(2)施工期正值盛夏,雨水较少。坑内采用积水井降水,井内积水直接引入城市下水道。计划施工期1个月。
(1)基坑挖至深度7.5m时,边坡基本上呈稳定状态,坑内的土质状况和地质报告基本吻合。在深度7.5m以下,泥质粉砂岩愈加坚硬,采用反铲挖掘机无法施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又不适宜采用爆破施工。由于没有及时调整施工方法,致使基坑已开挖的部分搁置近1个月。
(2)东边坡开挖边线距湘剧院宿舍仅4.25m,湘剧院内主要通道经过这里,道路上过往车辆频繁。同时,湘剧院内建宿舍楼,在东边坡一侧堆放较多的建筑材料。这些外界因素造成的重压和震动,对边坡的稳定产生不利影响。
(3)挖掘东边坡时,挖掘机铲斗碰断边坡边缘附近埋设的供水管,使水流渗入土体。经过抢修,仍有少量水渗漏。
(4)沿东边坡外侧,在湘剧院道路下3.5m深处,有一条陶质下水管。由于东边坡土体蠕变,使陶质下水管受挤压破裂,大量生活污水渗入边坡土体。在基坑开挖前,没有对东边坡外侧的地下管道调查清楚,当边坡土体受水流浸蚀发生坍塌时,无法对险情及时作出正确的判断和迅速采取有效的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塌方原因,聘请专家咨询,按照信息施工法程序,进行抢险并对原方案作出修改。
(1)勘查地下水管埋设情况,采用水泵把地下水管污水抽入临时设置的管道,对渗漏的供水管道重新铺设。
(2)安排3台挖掘机在抗内和场内取土,堆垒在东边坡,并用机械分层辗压。经过三天三夜的紧急抢险,在东边坡筑好一条长50m,上宽3m、下宽12m的土坝。土坝临基坑面,用砂袋堆垒,加强土坝的稳固。
(3)对仍有少量水流从砂袋缝隙渗入坑内,采用Φ50钢管导流,集中后排入城市下水道。
(4)沿东边坡上边缘道路一侧砌20cm高挡水墙,阻止地表水浸蚀东边坡土体。
(5)沿东边坡被挤坏的陶质下水管全部更换成钢筋砼下水管,并在管壁外浇150mm厚钢筋砼包裹,防止外力挤压造成破坏。
1、严格贯彻、执行《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及相关技术规范、规程的规定,从源头上、施工过程中全面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
2、基坑支护结构设计和基坑开挖施工组织设计,除正常的审查外,还应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专家委员会和技术咨询机构审查通过,方可作为施工依据。
3、重视基坑监测,消除安全隐患。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要求对基坑实施监测,掌握基坑边坡土体及已有建筑物的水平和垂直位移、水渗透影响、支护结构的变形和应力等情况。一旦监测值接近规范容许值和所测指标突变时,应及时向业主、监理、设计方报告,并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调整支护结构和施工方案。
4、改善技术交底工作。必须重视和改善安全和技术交底工作,落实逐级、逐项安全和技术交底制度。交底时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基础上作技术细化,强调安全注意事项;用通俗的语言, 使作业人员理解、掌握,并按照安全和技术要求作业。
5、加强施工监管。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有技术人员现场指挥和监理方的监管。施工和监理方要把监督重点放在事故多发的环节,尤其是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基坑放坡﹑排水 降水﹑开挖土体的堆放等方面。
>> >>精彩内容推荐<< <<
>> >>精彩课程推荐<< <<
可以用你在工作过程中积累的资料联系小编换取哦~
小编QQ:941863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