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旧走到新鲜――水晶城景观散记
从古旧走到新鲜――水晶城景观散记 作者:可丽娟 2002年春天来临的时候,紧邻项目西侧的卫津河开始带着复苏的袅袅气息流过今天的水晶城。河里流水缓缓,不舍昼夜,是城市的文脉所在。这城市文脉的延伸让我们在隆隆的机声里开始了水晶城历史的改写,讲述这个老厂区的新故事与新社区的老故事的序篇―――示范区:被作为开盘“重头戏”出场的是对原厂区卫生院内许多高大繁茂树木的保留,老建筑的平房拆除后残墙意象与地面肌理也被巧妙地融进景园设计当中。一条晶莹的“玻璃”小溪蜿蜒于草坪和林木之间,在斑驳的树荫下闪烁着粼粼的光芒。它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别具一格的“寓旧于新”的社区绿地公园,大人小孩都在此流连忘返。 标志那个时代四平八稳特征的老厂大门,被去掉顶板和部分水泥柱,保留其中的4根,包上透明玻璃,成为新社区的入口标志。 而入口处原厂区俱乐部也基本被完整地保留下来,外部设计原先被饰以有天津“五大道”场景的巨幅玻璃招贴,后因极高的成本而被否决,改用灰色调的简单处理,立于一池静水之中,荣辱不惊,也许正是老建筑的特色吧;内部则被改造为具有近年来风行于欧美的“loft”形式的新的办公空间,“酷”且“裸”。 我们力图在水晶城建造安静舒适的居所,那种天津“五大道”所特有的闲适灵动的生活氛围―――这是每一个参与这个项目的管理者、设计师、工程师们的梦想。今天,占地24 000m2的示范区终于在5月和10月,分2个阶段建成。徜徉其间,这个“安静与舒适”的梦想实现了十分之一,因为对于占地466hm2的这块土地来说,24 000m2仅仅是一个很小的窗口罢了,而剩下的需要更多设计师源源不断而又与众不同的设计灵感,更多工程师对于复杂构造技术的冥思苦想;还有更重要的,那些奇特旧材料的新运用和创意设计所需的新材料从何而来?如何替代?在示范区建设中出现的诸多遗憾:无谓的调整、无谓的修改,前期无预见性的技术处理带来的设计变更,材料的了无踪迹带来的方案颠覆、居高不下的成本等等不一而足,这些遗憾能在以后一一弥补吗?其实我自己猜不到答案。 社区总是在不断设计不断建成的交替中完成,现在,小区的脊柱终于成型:社区形成“Y”型轴线,通过游龙形的水轴、步行街将东入口的售楼中心、西北入口的重要水景商业区,会所及城市水系卫津河连接在一起,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在“Y”字型景观轴的交叉点上,原厂区内超大规模吊装车间的框架及部分墙体被保留下来,内部则穿插布置为充满现代简约风格的综合运动馆,阳光中,几片网球场在高大的框架下显得立体而生动;从入口一直延伸至综合运动馆的宽阔宜人的休闲步行街上,一条被完整保留下来的带有旧枕木的铁轨穿插其中,并延伸进会所,直达水轴。孩子们会在上面玩着平衡木的游戏,而步行街两旁保留的树木浓荫蔽日,引起人们对往日时光的回忆。 一座高耸的烟囱出现在静谧的Townhouse区之中的一个街角,对于大面积相貌相差无几的住宅来说绝对具有不容置疑的可识别性;在小区的许多地方,你会发现郁郁葱葱的绿地内放置着不少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卷扬机、消火栓、站台钢架等物品,它们矗立在仿佛与其毫不相干的环境当中,产生着有如雕塑般的迷人效果,甚至它们脚下的铺地也是由玻璃生产窑所用的耐火砖铺就的;规划当中几条主要的道路和出入口基本上也保持了原厂区的格局,这样可以最大程度上保护原入口和道路两旁的大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