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水学的两大流派

作者:旧情歌 trster 时间: 2007-04-13 00:00 阅读:
中国风水学的两大流派
中国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天地人合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
中国风水学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人类认识及科技进步不断充实完善,由于认识偏重之差,形成了众多流派。其中,最基本的两天流派为形势派和理气派。
形势派主要为择址选形之用;理气派则偏重于确定室内外的方位格局。形势派注重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等辩方正位;而理气派则注重于阴阳、五行、干支、八卦九宫等相生相克理论,并且,建立了一套严密的现场操作工具――罗盘,确定选址规划方位。
形势法
形势法即峦头法,五大要素是龙、砂、水、穴、向。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则是形势法的五大步骤。其要求是:龙要真、砂要秀,穴要的,水要抱,向要吉,主要是以形观风水,形中寓理。
形法看地的具体方法有十条:一看祖山秀拔,即大河发源处的山脉秀丽挺拔;二看龙神变化,即山脉走向有起有伏,有变化;三看成形住结,即山脉起伏间形成的大小盆地、平原;四看落头分明,即河水交汇处;五看脉归何处,即山脉走向的终点;六看穴内平窝,即小地形;七看砂水会合,即穴周围的山水环抱形势;八看朝对有情,即穴前后的山水;九看生死顺逆,即山水吉凶的选择;十看阴阳缓急,即山水向背的选择。十条缺一不成。
1)觅龙:龙脉,即山脉,包括山脉的走向和起伏变化。因山脉在形态上多方面与龙相似,故中国风水学将山脉比喻做龙。土是龙的肉,石是龙的骨,草木是龙的毛。平地亦可寻龙,虽脉落平洋,可微辨体势,“高一寸为山,低一寸为水。”
2)察砂:砂者,泛指穴之环卫诸山,反映山之群体关系:隶属来龙之主山。描述地形地貌的主体,地图“沙盘”,正是风水学砂法的古为今用实例。
在风水格局中,砂乃指前后左右环抱城市的群山,并与特达尊崇、城市后倚的来龙、或谓主山镇山者,呈隶从关系。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
察砂实际上是探寻能够“聚气藏气”的地理环境。中国风水学不仅注意山脉是否能“迎气生气”,而且力求能聚气藏气。左有青龙,为木;右有白虎,为金;前有朱雀,为火;后有玄武,为水;中央有穴,是建筑基址位置,为土。前面的砂山又称作案山。
3)观水:水指水源、水流,观水实际是考察地上地下水源和水流的形态及水质。中国风水学认为:山不能无水,无水则气散,无水则地不养万物。水能“载气纳气”,这已被现代科学所证实。大山脉能“迎气生气”,山环能“聚气藏气”,水能“载气纳气”。由此,中国风水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山主富贵”“水主财”的共识。
4)点穴:中国风水学论穴,来自人体脉络穴位的比似。认为:地理脉络与人体脉络具有相同的规律。认为“穴者,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穴是指具体基址,是一个选定了的范围较大的区域中的一个点。点穴也就是指定建筑基址。中国风水学认为“穴要的”,就是要选中那个最佳位置。
5)取向:向即方向、朝向。一般指与建筑基址垂直相对的方向。建筑基址的选定及布局,方向是一个重要的参照系数。
中国风水学对龙、砂、穴、水的论述主要注重自然山水及其聚结围合的场所,适用于旷野之宅和山谷之宅。形势派,无论审视周围山水大格局,还是布置建筑内外形的小格局,其追求目的是获得“迎气”、“纳气”、“聚气”、“藏气”的养生环境。
理气法
理气法,注重形以目观,气须理察,故曰理气。理气法将天、地、人三个复杂的系统纳入风水学理论,寻求天地人相互协调,在时间和空间上审理气,别逆顺,体用相须,强调天地人运行中的动态风水。
理气法理论繁奥,术法幽僻,其与形势法相得益彰。在自然环境基础上融入动变因素,将天地人的动变因子综合在风水学的大函系统中。
中国风水学的理气法无外乎是追求天地人三个个场。在时间序列上和空间形象上的统一和合。故有风水“重在理气”之说。
理气法包含:福元法、大游年法、穿宫九星法、截路分房法、二十四山法、九宫飞星法、日法、符镇法等。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客服微信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