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泰安路上—深深庭院,悠悠里弄,这些洋房藏着不巧传奇
庭院深深,传奇人生 地址:泰安路76弄1-14号 亦村
泰安路76弄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向西部推进的过程中拔地而起,初建时坐拥6幢三层花园洋房,因“亦”字上端似“六”字,因被取名为亦村。入住亦村的不乏当时的高级知识分子、高级职员与国家干部,人民音乐家贺绿汀一直寓居在此4号,则成了近半个世纪以来,亦村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不朽传奇。
亦村与“六”的故事
东靠兴国路,西接华山路卫乐园,地处兴国路、华山路、淮海西路金三角地区的泰安路76弄,它的土地原是李家宅的一部分农田。它的“发家史”与上海滩上多数花园洋房的崛起有着惊人的相似性,从泥滩变为金滩,第一步,靠的是辟筑道路。
从1918年至1921年,法租界公董局辟筑泰安路之后,房地产商纷纷在此购地建房。各式花园住宅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不断向西部的推进,也逐年地,一栋接着一栋,势如破竹般地拔地而起。泰安路76弄的亦村,亦是赶上了这个时机。
亦村是1934年至1948年房产商先后在此建造的6幢三层花园洋房,建成后业主分幢出租给沪上的商贾与高级职员居住。不知你是否留意过,亦村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为何故?纯粹的为了好看好听吗?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亦”字字头包含一个“六”字,与亦村此时的洋房数量一拍即合。
亦村4号,音乐奏响革命的号角
有意思的是,抗战胜利后开发商又增建8幢西式住宅,建筑结构精良,周围环境优雅,弄内绿树婆娑,煤卫设备齐全,每一户都有近百平米的深深庭院。此时的亦村,多为一些高级知识分子、高级职员、侨眷与国家干部居住于此,文化氛围非常浓厚。
在所有曾经入住于亦村的名人中,这一位想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就是中国著名音乐家、教育家——贺绿汀。
贺绿汀 1903年~1999年
贺绿汀于1903年出生在湖南邵阳东乡马王塘一个世代务农的农民家庭,从小看似与音乐并没有交集。直到13岁上初中时,他第一次看到了五线谱,既没有人懂得,也没有人会教,但他硬是靠自己顽强刻苦的钻研精神,学会了识谱。他以第一名的优秀成绩考取了湖南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修班学习音乐和美术,自此走上了一条与音乐相伴一生的艺术殿堂之路。
贺绿汀的音乐,饱含着一腔革命情怀。他的第一首以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为题材的《暴动歌》,创作并广为流传于海陆丰一带。他在国立音专求学期间创作了钢琴作品《牧童短笛》与《摇篮曲》,贺绿汀还经聂耳介绍为进步电影配乐作曲,由此创作了电影歌曲《春天里》和《秋水伊人》。
共产党员的他奔赴抗日前线,驰骋于前线敌后,一首首振奋人心的作品从他的笔端喷涌而出。《游击队之歌》、《上战场》、《保家乡》、《啃春泥》、《胜利进行曲》、《嘉陵江上》等歌曲飘扬在中国大地的上空,《东方红》、《新中国青年》等交响乐曲目鼓舞着千百万的人民群众,在深重的民族灾难中昂扬革命斗志。
建筑档案
昨天:亦村
今天:亦村
建造年代:1934年
风格:现代西方建筑
建筑师(投建方):钱湘寿建筑事务所
地址:泰安路76弄1-14号
幽静里弄,往来无白丁 地址: 泰安路115弄 花园里弄住宅
与卫乐园隔路相对的泰安路115弄,原为陈家巷乡村,是一处幽静的老式花园里弄住宅。马路对面,一片乐声悠扬的有情世界;马路此岸,亦是一派文脉绵长的陶然乐土。两相唱和之间,氤氲成了独属于这片幽静土地的深厚文化底蕴。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著名历史学家、毛泽东挚友周谷城长期居住的印迹,而他与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和国际活动家杜宣先生在此间比邻而居的相交往事,又是一段传唱于邻里间的文坛佳话。
洋行外侨的安居处
最早,泰安路115弄的8栋花园洋房是德国外侨在1912年到1936年之间陆续建造的,由黄迈士设计,共三排九幢,风格大致分为英国古典式和西班牙式两种,供德士古洋行的高级职员居住。这8幢西式花园洋房,每一处房前的园落都大小不一,分别为500至1000平方米不等。
从外观上来看,并不难区分英国古典式和西班牙式的建筑风格。前者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立面部分的外露式木构架,漆成典雅醒目的绛红色,山墙上有凸窗,挑出一个雅致的小阳台;东面山墙则凸出壁炉和烟囱,门庭高敞,半圆形的旋梯通向二楼的空间。房子的西端,有和厨房相连的二层车库,大客厅东侧是会客厅兼书房。西班牙式的住宅呢,则多有着平缓的坡形屋面,上盖园筒瓦,配以铁制的阳台栏杆,窗间有绞绳纹小柱。每幢住宅的南面均配有较大的花园,园内绿树成荫,格调十分优雅。
文人雅士的荟萃地
1949年解放前夕,上海的外侨均撤离回国,泰安路115弄的小洋房里人去楼空,自然而然地,此地逐渐成为了部队及地方干部居住的寓所。这其中最著名的一位人物,就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教授,毛泽东的挚友周谷城。这条弄堂里的6号洋房,在较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他的居住地。这是一排三幢的假三层连体别墅之一,是典型的英国古典建筑,配有独立的小花园。抬头看,建筑群的壁炉烟道出口错落有致地散布至屋顶,构成了欧式建筑的独特风格。
周谷城与毛泽东的相识,还要追溯到两人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任职生涯。有一次,毛泽东在周谷城的书架上看到了一套英文版的《资本论》,深感志同道合,还拿了自己的一本宣传共产主义的小册子《康民尼斯特丛书》给周谷城看,两人就此结下了长期的友谊。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大革命失败,周谷城避往上海,以写文章和翻译为生,不久后又重执教鞭。1949年4月26日,周先生被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逮捕,直到5月26日上海解放后才获得自由。往后,周先生便住进了泰安路115弄6号的这方清净之地,继续投身于学术,晚年更以“一息尚存,不容稍懈”自勉,终日笔耕不缀。
与周谷城教授比邻而居的,是8号洋房里的著名剧作家、散文家和国际活动家杜宣先生。彼时,两人常常隔篱而呼,在一起谈诗论艺。杜宣先生原名桂苍凌,夫人叶露茜,故其书房取两人的姓命名,称作桂叶草堂。当然,这里也少不了周谷城的身影频繁出入。再加上同样住在泰安路上的昆曲泰斗俞振飞和戏剧家黄佐临,几位大师彼此间经常互相串门,说桂叶草堂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真是半点也没有夸张了。
建筑档案
昨天:泰安路115弄花园里弄住宅
今天:住宅
建造年代:1948年
风格:英国古典式及西班牙式
建筑师(投建方):黄迈士
地址:泰安路115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