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周年,许昌都有哪些改变?

时间: 2020-07-31 21:05 阅读:
2014年12月12日14时32分历时10余年建设、全长1432公里,举世瞩目的世纪工程——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
2014年12月14日14时,来自丹江的“南水”水头正式抵达我市;今天,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两周年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周年,许昌都有哪些改变?_1
两年来
南水北调工程给我市带来了怎么的变化?
一、解决了我市水资源供需的严峻形势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周年,许昌都有哪些改变?_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我市境内的供水配套工程全长约120公里,概算总投资约13.3亿元全部采用管道输水,年分配水量2.26亿立方米,通过4座分水口门向许昌市区、长葛市、襄城县、禹州市的7座水厂供水。

两年来,我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累计供水1.95亿立方米,供水面积达到174.5平方公里,受益人口达到165万

二、提高了居民生活用水质量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周年,许昌都有哪些改变?_3
吃上“南水”的市民可能不了解,水质保证不仅仅在干渠,从干渠引水到城区,再进水厂、出水厂、进入城市输水管网,一直到你家自来水龙头的最后一公里”的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而细致的把关。在禹州市供水有限公司二水厂,“南水”进入回形反应池,经管道混凝器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浮尘杂质逐渐形成絮状沉淀物,也就是矾花,随后从反应池进入沉淀池,大部分矾花会在此被除去;清水经集水槽收集进入滤池,过滤后经加氯消毒进入清水池,再经过加压进入管网,供应用户。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周年,许昌都有哪些改变?_4
“南水”作为水源后,城市供水水质得到明显提升。以往许昌市使用的北汝河水是Ⅲ类水,经自来水部门检测,如今使用的“南水”水质已经达到Ⅱ类水标准,部分指标达到Ⅰ类水标准,完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三、为许昌人圆兴水之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周年,许昌都有哪些改变?_5
缺水之痛,让许昌人对兴水之梦更为望眼欲穿、寤寐以求。所幸的是,南水北调工程的一渠清水,为许昌人的兴水之梦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周年,许昌都有哪些改变?_6
按照“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三先三后”原则,我市精心谋划了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引领、包含水系连通工程和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的三大水利项目。尤其是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实施,形成了“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的水系格局,“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新许昌呈现在世人面前,拥有500年历史的护城河重现生机,“泛舟河上、环游古城”成为美好现实。

两年来,我市就如何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水源,做了哪些工作?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两周年,许昌都有哪些改变?_7
1.坚持建管并重,扩大供水范围。
2.加强供用水管理、安全巡查、维修养护,确保供水安全平稳;努力扩大供水范围和用水量,
3.为确保一渠清水北送,我市始终高度重视水源地和总干渠沿线水质保护生态带建设,对总干渠水源保护区内多家新改扩建项目进行专项审核,严格把关,存在污染风险的项目全部被否决;配合有关部门严格执法检查,工业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成效显著;加强总干渠沿线生态带建设,全市南水北调干渠绿化任务已完成16655亩,占总体任务的102.8%。目前,一条贯穿南水北调总干渠的绿色屏障已基本形成,营造了一个“水净、岸绿、景美”的景观体系

来源:许昌头条(原创)
验证码:

热搜标签

热点阅读

赞助推荐